ID: 9919534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日积月累翻译赏析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5525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日积月累,翻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古诗词古文翻译赏析、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 --第一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大概是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儿,牧童突然停止唱歌,紧闭嘴巴站立在树下。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个乡村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听到蝉鸣准备捕蝉的情形,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 --第二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4课《古诗三首》--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 字牧之,唐代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集》。 【译文】 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红。 【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驱车山间,看到了比二月花还要红艳的枫叶,流连忘返。这首诗以深秋山景的生机勃勃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志趣。 (2)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在傲霜斗寒。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 【赏析】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诗人告诉友人深秋时节虽然荷尽菊残,但也有橙黄橘绿的好景,勉励友人切莫消极。 (3)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用语新警,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诗作以《游园不值》《夜书所见》最为著名。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远处的篱笆下还闪动着灯火。 【赏析】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儿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里思念家乡的情感。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少云,云薄而淡。 【秋风习习】:形容和煦的秋风轻轻地、慢慢地吹动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金桂飘香】:金桂,也叫木樨,桂花的一种,颜色金黄。桂花开在九至十月,也就是秋季,“金桂飘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