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点)写法 教学内容:点的写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 2、通过笔法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我们要继承弘扬这种传统文化,写好汉字。 写字的笔画形态是丰富多样的,但运笔却“万变不离其宗”。按照《现代汉语字典》,楷书的基本笔画有那些,大家知道吗,请说说? (共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挑、折、钩。)但每种笔画又有多种形态差异,而且每一位书写者,因其师承不同,手性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形态的笔画又会写出不同的面貌来,再加上结构、用笔手法的变化,从而出现多种不同风貌的字体。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受益匪浅。 二;整体感知 大家知道“点”在我们的学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点。 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三、呈现写法 侧点:因点取侧势,如同瓜子,故叫侧点,瓜子点。 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卞,永”等。 (2)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 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写,悟”等字中的垂点。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 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冰,江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 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父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写法与斜点写法相同,只是运笔的过程稍长,如:头,贡等长点。 四、练习讨论: (1)App显示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练习,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书写。 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2)请学生先讨论以下三个字的点,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称。 高:瓜子点 池:挑点 只:左撇点右长点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让学生临摹。 3)观察(App显示字)不同点在字的位置。 侧点:一般在字或部首的中心上,使结构平稳 垂点:一般在字的左侧,使字左右匀称 长点:一般在字的右侧,使字向右下方伸展 撇点:一般都有另一点与之呼应,对称 挑点:一般用在左旁如“三点水”中,和右部遥相呼应 4)小结: 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它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五、拓展 1、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2、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3、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4、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