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41267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 短文两篇 备课素材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178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cover
10 短文二篇 导入一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环境美吗?也许你忙于学习,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朗,地的广袤,山的雄奇,树的挺拔……无不让你心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答谢中书书》描绘的就是一幅怡情悦性的山水画,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导入二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导入三 山水之美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为此沉醉、流连。他们用动人的笔墨在描山摹水、绘景画物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秀美的山川,感受那份宁静的意境吧。 《答谢中书书》 1.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有高雅情怀的人总能在品味山川之美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并以此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自己能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2.具体描绘,山川美景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以凝练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清流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动静结合,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3.收束全文,流露真情 文章结尾以感慨收束全文。“实是欲界之仙都”,意思是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将作者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得意之态表露无遗。“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为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同道合之处感到无比自豪,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以及对奇景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1.起笔扣题,导引题旨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一句,直接点明时间,并用“夜”字扣题,导引题旨。“元丰六年”不仅交代了时间,还暗示出写作此文的背景:元丰二年,苏轼因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身受监视,近于流放,心情自然忧郁。事隔四年,时至今日,他又如何呢?“十月十二日夜”点出具体的时间。古时以农历计时,“十月十二日夜”当时正值初冬,有圆月升挂,而又寒意初袭。 2.月色优美,心情愉悦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作者“解衣欲睡”却“欣然起行”,全因“月色入户”。“月”是此夜特景,由此可推想前几日夜晚的天气,因为俗语有云“初七初八月半边”,今日已为“十二”,当是朗月升挂;抑或是作者对前几日的月光未加留意吧。总之,今夜作者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