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73698

4.1 物质的构成 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1003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质的,构成,练习题,解析
  • cover
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将两铅块用力压在一起,悬挂后加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春天,柳絮飞扬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3.如图,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后,再难以推动,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空气的密度可以变大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4.如图,做了酒精倒入水的混合实验后,老师得出结论: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到对方分子间隙中去了。小明却认为可能是手指沾上了部分液体,所以总体积变小。要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可以进行( ) A.芝麻和黄豆的混合实验 B.水倒入酒精的混合实验 C.酒精和酒精的混合实验 D.黄豆和黄豆的混合实验 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D 液态水很难压缩 分子间存在斥力 A.A B.B C.C D.D 6.新切的马铃薯片与固体碘、碘溶液、碘蒸气接触,都会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的质量相同 B.同种分子的体积相同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7.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8.绿茶是一种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泡茶时,会闻到茶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0.下列现象不能成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的是(  ) A.在房间里放一瓶打开瓶盖的香水,不久房间内充满了香水的气味 B.打扫房间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尘埃 C.把一块方糖放人热水中,一会儿热水就变甜了 D.长期放置煤的墙角处,可以发现墙壁里面都变黑了 11.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芝麻和绿豆混合摇匀后总体积减少,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C.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 D.要测出一张纸的厚度,我们往往选择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这种将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变大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 12.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是(  ) A.抽出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 B.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 C.100ml的酒精与100ml的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 D.用力把两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 13.“热胀冷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从“分子运动” 的观点看,物体受热后膨胀的原因是( )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觃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