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78216

26 诗词五首:饮酒 课件(共19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4次 大小:4202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词,五首,饮酒,课件,19张,PPT
    (课件网) 26 饮酒 部编版 八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一些倾慕者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痴”。他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后人称菊花为花中“君子”。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作 者 简 介 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长于诗文辞 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 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背 景 链 接 本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之后,饮酒即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诵 读 诗 歌 新知讲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把草屋建在人多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心里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 尔:如此,这样。 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远,远远地。 偏:偏远。 译 读 诗 歌 新知讲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房子东面的篱笆下采一朵菊花,悠闲自在地看见南山。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佳:美好。 相与:相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中,即指隐居的生活中。 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言:名词用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内 容 主 旨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蕴含着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开篇四句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品 读 诗 歌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而是身处喧嚣的“人境”,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心远地自偏”一 句,以极为精炼的语言进行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合作探究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 情景交融在东篱下随手摘几朵菊花,悠然闲适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表达热爱大自然抒发物我两忘,怡然自乐心情,高洁的情怀。(“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 合作探究 “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表现诗人远离世俗后自得、闲适、恬淡。“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形成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