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90631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2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7页ppt+教案+学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101087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学案,教案,ppt+,37页,环节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2)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使用停表测量时间。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教学器材:刻度尺、停表 教学过程 候课要求 1、准备好上课器材放到桌面左上角。 2、端正坐姿,精神饱满。 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 2.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从木工尺到米原器”内容,思考:统一计量标准有什么意义? 2. 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6分钟后交流) 交流讨论 例如:不给你任何工具,你如何测量教室的宽度? 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我国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就是我国古代在计量方面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际单位制(SI)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2. 长度的基本单位(SI) 基本单位:米(metre,简写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3m 1nm=10-9m 阅读课本图1-2-5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 3.长度单位互化例题 185cm= m; 6371.3km= m。 解:185 cm=185×10-2m=1.85m 6371.3km= 6371.3×103m= 6.3713×106 m 点拨:单位互化化单位。就是用原数字乘以与单位相等10的幂和新单位。 在讲完单位互化后,增加一道近年中考考题,以增加学生对此类重视和理解。如一个测量物体的记录为2.1×10-5 km,这个物体可能是( ) A.铅笔的长度; B.运动员的身高; C.篮球的直径; B.橡皮擦的宽度。 二、实验:测量长度 (一)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分度值、量程和单位 观察刻度尺的量程 、分度值、单位和零刻线的位置。 选尺: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 放对: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看对: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读对: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对: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二)测量长度应注意的问题 1、估:估计物体的长度。 2、选:选择不同规格的刻度尺。 3、放: (1)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2)与待测长度平行(放正),(3)紧靠被测量的物体。 4、读: (1)视线正对刻度线;(2)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读出上图中物体的长度 答案: 该物体的长度为4.50cm (三)误差 实验探究:每人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教科书的长和宽,记录在课本P13表中 物理量 甲 乙 丙 丁 戊 长/mm 2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