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995

(公开课)高二(上)《品景悟情析法(山居秋暝)》精品公开示范课(说课+优质视频实录+评课+配套课件+配套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视频 查看:67次 大小:1906620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配套,说课,课件,评课,实录,视频
    (课件网) 品景悟情析法 ———诗歌意境鉴赏方法例讨 核心问题: 品景 悟情 析法 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想像构建画面, 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莲动下渔舟”——— 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想像构建画面, 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这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有什么特点呢? 在这首诗里王维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 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山居秋暝》的意境: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 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性情,营造了 清幽、淡雅的意境。 分析意境的方法: 品景:找景物、 描画面、 析特点 悟情:联想感悟、 画面重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04年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辽宁) 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唐 王维 宋 周弼 独坐悲双鬓, 虚堂人静不闻更, 空堂欲二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 门外不知春雪霁, 灯下草虫鸣。 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4分)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品景悟情析法 --诗歌意境鉴赏方法例讨 成都十二中语文组 郑芸 教材分析: 《山居秋暝》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近体诗六首》中的其中一唐诗,教材把它列为讲读课文。第二单元是唐宋诗词鉴赏,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专门的规定,要求本册教材的阅读部分在前两册学习各类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基础上,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根据编者的要求,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像,探究它的意境;同时,为感知诗的声韵美,还要懂得一般的格律常识。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歌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既能品味到中国文化的精华,又能感受唐诗的情感美和音韵美。从中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 学生分析: 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在接触诗歌,它字数少、篇幅短、节奏感强,易于诵读。正是因为诗歌的高度凝练,加之含蓄隽永的表达传统,所以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学生学习的障碍比较多,要真正地读懂诗歌着实不易,其畏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大多数学生缺少鉴赏诗歌的方法因此无从下手,只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粗略而过。这无益于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要求。 古典诗词具有诗词意境的含蓄性。诗词的意境始终和诗人的情感是一致的,鉴赏诗词的意境同时也是在体味诗人的心境。古代诗人写诗时追求意境的创设,把意境的有无和意境的高下作为评诗的标准。因此,我们解读古代诗词,从理解“意境”入手是一条捷径。我们教会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也就是交给他们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教学设想: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就诗歌阅读的教学来说,教师对教材诗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