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55695

3现代诗二首 《花牛歌》 教案

日期:2024-06-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73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现代,二首,花牛歌,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现代诗二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罗、眠”等4个生字,读准字音,能把第二首诗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借助学习单,学习诗歌,读懂诗歌。 3.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花牛的悠闲。 【教学重点】 学习“罗、眠”等4个生字,读准字音,能把第二首诗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读懂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花牛的悠闲。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晚的江上》,谁来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现代诗,题目是《花牛歌》。你知道是哪位诗人写的吗? 2.简介作者。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现代诗,描述画面,再次强调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适当融入诗人信息,润物无声。 二、新授 探究一: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第二首现代诗的生字词。 要求:学生边读边圈画《花牛歌》生字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提示:“占”是翘舌音;“霸”的读音是第四声,读准确。 学生读后,教师出示“剪秋罗”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交流:读完了这首诗,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预设:悠闲的、无拘无束的、可爱的…… 3.分小节师生合作读、男生女生互读,再齐读诗歌,把诗歌读熟练。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凸显文本意识,本课是诗歌教学,在指导学习生字词外,应结合诗歌的特点,加强朗读指导。从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成小结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练习,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二:合作学习,想象画面。 1.分四人小组,组内轮流读诗,每人一小节。 2.根据“阅读提示”,圈画出诗中的景物,完成学习单并交流分享。 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我觉得这是一头_____的花牛 3.小组分享合作成果,教师指导。 (1)点拨: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丰富,请大家想象一只花牛卧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的样子。 从“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什么?(预设:无拘无束。) (2)点拨:花牛在草地上睡觉,白云“霸占”着半个天和白云飘在天空中有什么不同?(预设:“飘”给人的感觉是随风走,而“霸占”给人的感觉是白云是主动的,主动布满了半个天空。) (3)点拨: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上,“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预设:自由自在。) (4)点拨: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做梦”和“偷渡”是拟人修辞,梦里可以见到很多东西,花牛会梦到什么呢?“偷渡”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这两处拟人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本环节的学习,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阅读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在合作学习中,提供学习支架———学习单,在交流反馈时教师适时点拨,达成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探究三:指导朗读,感悟意境。 1.引入:在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只悠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花牛,那么,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诗人描绘的这只花牛展现出来呢? 2.明确要求,同桌互读练习: 同桌相互读一读,想一想,每个小节怎样朗读才能表现花牛的悠闲,请在书上做做标记。 3.展示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1)第1小节:朗读时可以重读动词“坐、压扁”,感受花牛的无拘无束。 (2)第2小节:朗读时可在“霸占、半个天”处加快语速,感受蓝天白云下的美好。 (3)第3小节:“滴溜溜”读得快一点。 (4)第4小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