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08213

(公开课)高二《声声慢》精品公开示范课(说课+优质视频实录+评课+配套课件+配套教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视频 查看:46次 大小:182127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配套,说课,课件,评课,实录,视频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声声慢》教案 四川省彭州市敖平中学 徐 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读意象,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2.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的身世经历把握作者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通过诗词感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品读意象来把握词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意象,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思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确定以《声声慢》中的“愁”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寄寓愁情的意象特征,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以《醉花阴》导入 (展示《醉花阴》文字,学生齐读这首词) 这首词中,若用一个字概括李清照的情感,是何字?(愁)如果在这个愁字 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应是怎样一种愁?(闲愁)在《醉花阴》中,女词人诉说了她的闲愁,那么在《声声慢》中她又将诉说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理清词的大意。 2.学生质疑,教师点拨词文中难解的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本词的意思。(幻灯片显示出来) 戚戚 乍暖还寒 将息 憔悴损 独自怎生得黑 次第 3.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示范朗诵,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 师:同学们,你听出词人在诉说什么吗?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愁。 4.学生齐读这首词,再次感知这首词的情感。 三、品味鉴赏 1. 直接抒情(找到《声声慢》的抒情点) 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词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如何入愁,请学生自读这首词,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如何理解这句话?它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情感基调? 学生发言,教师作适当点拨: [提示1]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引入词人简介) [提示2]:“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什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提示3]:“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后词人的心境是怎样的? 因为亡夫,晚年生活凄凉孤寂,所以承认感到孤寂。词人可能希望找回自己以前的美好生活来慰藉自己孤寂的心灵,可是四周却一派冷清。寻觅后词人内心只有无尽的伤痛。由此可见,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凄凉。 3.借何写愁 ⑴词中是通过哪些意象来体现词人这种哀婉凄凉之愁的呢?(复习什么是“意象”) ⑵品味意象(如何品读) ①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用“淡”来修饰“酒”?酒真的很淡吗? ———A“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可见天气寒冷。古人有为驱寒消愁而饮酒的习惯。“敌他晚来风急”,词人本欲借酒驱寒消愁,但是淡酒无力,怎能抵挡得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的侵袭呢? ———B后一句中“正伤心”说明词人此刻内心愁苦。外在环境的寒冷加上内心的愁苦,即使再烈性的酒,此刻酒入愁肠,恐怕也难以压住作者这太深、太浓、太重的心愁。自然酒的味道也就淡了。 ②过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何词人看到鸿雁飞过,会感到伤心? ———A “旧时相识”是李清照伤心的缘由。词人本欲借酒消愁,可谁知“举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起自己阵阵伤心。正当伤心之时,猛然抬头看见天空中的大雁,那不正是曾经为她和丈夫赵明诚捎信过的大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如今,大雁依旧,斯人已去,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B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雁是候鸟,春秋南北往复飞回,经常会勾起离人的愁情,词人如今南下避难,来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