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31264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7 语言文字运用_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拔高练(含答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2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考,考点,语文,拔高,创新,复习
  • cover
考点7 语言文字运用 答题技巧 一、忌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扣准关键字: 对于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多加关注。如“屡试不爽”中“爽”的意思是“差错”。 探寻词义源头: 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因此要参透本义。如“大方之家”语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的人。易望文生义,误以为指大方的人家。 关注词义的整体性: 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五风十雨”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易望文生义,误以为词义是“刮大风,下大雨”。 二、忌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彩,应使成语的感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1.明确成语的褒贬色彩。 2.明确陈述对象,辨析语境是褒是贬。 3.有些成语的感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能因语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如“标新立异”既可指独创新意,立论与别人不同,是中性词;也可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是贬义词。 三、忌张冠李戴 成语一般有固定的使用对象,或只能用于某类人,或只能用于某物或某事等。把握不准,就会张冠李戴,造成误用。 1.明辨对象: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 2.明辨场合:有些成语只能在固定的场合使用,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误用。 四、忌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有谦敬之分,由此而产生使用上的差别: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对方。遇到此类成语时,应该注意辨析。 1.注意了解成语本身的谦敬用法; 2.注意明确语句所体现的场合和所涉及的人物的身份; 3.注意对谦辞与敬辞分类积累。 五、忌语义重复 句子上下文中已有与成语意思相同的表述,导致成语语意与上下文语意重复。在辨析成语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观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错误。 1.准确掌握成语的词义。如“自惭形秽”中“惭”是“感到惭愧”的意思,故前面不能加“感到”。 2.知晓常见的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日积月累终有所获,要重视积累的作用。 六、忌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自身的词义、词性和语法关系,在句子中往往有固定的语法功能、搭配关系;如果脱离了固定的搭配关系和语法功能,就容易造成搭配失当和功能混乱。审读题干时,注意成语的搭配关系,探究成语是否能带宾语,是否能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等等。 1.分析成语在句子中的常用语法功能:比如“不约而同”等成语只能用作状语;“深思熟虑”“津津乐道”等成语后面不能带宾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2.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结构,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如“蒸蒸日上”指事业兴旺,不能与“质量”搭配。 七、忌轻重失调 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等错误。 1.准确把握成语本身语意的轻重; 2.准确把握语意描述的轻重。 如:“妄自菲薄”的语义轻于“自暴自弃”。类似的还有“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言不由衷”与“口是心非”,“捕风捉影”与“无中生有”。 八、忌自相矛盾 注意成语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义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产生逻辑上的相悖,语境和成语语义上的矛盾。 1.明确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及句中的几个表意要素; 2.明确成语的内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