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14959

再别康桥(人教版高一上册教学课件)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424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再别,康桥,人教,高一,上册,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胡适曾经说: “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 爱,自由,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曾留学美、英。“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代表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张幼仪 林徽因 陆小曼 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爱 熟识徐志摩的人都说他天真挚诚、热情无私、活泼风趣。他一生追逐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新月派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新诗流派,以《晨报副刊》为阵地的诗人群。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徐志摩。其理论主张为“理性节制情感”和新诗形式上的格律化。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派。 新诗的格律化 音乐美: 要有节奏,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 要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匀称 绘画美: 要有传统的诗画相通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最自由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 年轻的徐志摩是在1921年春天走进康桥的。这一个特定的春光明媚的季节,成了志摩和康桥永恒的春天;那些不能释怀的日子,成了志摩一生的感动。志摩也算是个见过真山远水的人,但他却毫不迟疑的断言:“我感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在康河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 1928年作者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当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 朗读本诗,体会作者情感。 荡漾 青荇 浮藻 长篙 满载 mànsù bānlán yàng xìng zǎo gāo zài 漫溯 斑斓 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 再读本诗,注意韵脚和句式排列,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A,押韵.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 <<再别康桥>>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诗中描写了哪些极具美感的意象?你最喜欢哪一意象,请把这一意象所在的诗节描述一下。 云彩 金柳 青荇 (拜伦)潭 星辉 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色彩绚丽 多为动态,给人流动的感觉(荡漾 招摇 揉碎) 意象:简单说来,包括“意”和“象”两部分。“意”指主观意识(一般理解为主观情感);“象”指“客观物象”,合起来,即是指:在诗歌中,打上了人的主观意识烙印的客观物象。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