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60928

2022届全国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41683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届,试卷,答案,扫描,语文,全国
    绝密★启用前 2022届全国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 语文 本试卷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重要节日均起源于宗教活动。祖先崇拜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精神信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祀”就是祭祀祖先。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 与祖先崇拜有关,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核心要素就暗示着,这一节日起源于稻作先民祭祀先祖 神的宗教活动 同世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的产生也是先有语音后有汉字。音近义通,是我们先民造字遵 的一条重要编码规则:凡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古老的汉字,往往意义也是相近的;彼此之间联系 紧密的,往往采用同一表音符号。这也是汉语中存在大量同音字的重要原因 “宗”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初义是指设有先祖牌位的房屋,后引申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就 是宗庙,后来进一步引申为祖宗的意义。“琮”字非常古老,它左边的“王”实为“玉”,右边的“宗 则既表音又表义。“琮”是史前先民的一种玉质礼器,呈方柱形或长筒形,“古者 大丧用琮 (《酉阳杂俎·礼异》),表明玉琮是用来祭祀先祖神的,大量出土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玉琮也证明 与“琮”类似,“粽”中的“米”指稻米,“宗”也是既表音也表义,祖宗的指向十分明确。粽子早 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就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到了晋代,粽子正式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千百 年来一直盛行不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因地域和饮食习惯差异, 各地粽子的外包物和辅料千差万别,但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这一内核基本没有改变。这 是由祭祀对象—一南方稻作部落先祖神至高无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除了名称和内容,粽子身上还有一个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粽子的牛角形状。牛角 是史前南方稻作部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是我们先民的一个重要图腾符号。粽子的牛角形状 是端午节节俗的点睛之笔,也是破解端午节起源之秘的一把钥匙。 江浙地区的河姆渡、马家浜等遗址出土的大量水牛骨遗存表明,至少在7000年前,我国先 民已进入牛耕时代。在甲骨文中,“牧”字表现的就是一人手牵着牛耳在稻田踩踏的生动情形 “牧”不仅是我们先民成功驯服野生水牛的证明,更是南方稻作部落领袖神权的象征,“执牛耳” 象征最高权威即源出于此 牛首人身”的形象,在我国学界一直被视为神农氏的标志。在《山海经》一书中,“牛首人 全国卷·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2022届全国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 气专杗及解析 2022届全国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 现代文闻读 应该是已经开始认真过戏了。④男女主演对戏剧表演 1.B【解析】“所有粽子……主要原料都是糯米”不准 是热爱的,才能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坚持这么多年,是 确,文中还提到了北方的黍米粽,也不符合生活实际。 敬业的演员,因此会认真过戏。(6分,任答三点即可得 2.D【解析】“尾段对全文归纳总结”错误,尾段是后半满分,意思对即可,只作出推断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部分小结,不是对全文的总结。 示例二:不会认真过戏,①从前文为戏份争执的情形 3.A【解析】B项“牧“不是形声字,C项,“相关文物来看男女主角的名利心很重排名问题不解决他们 资料否定了这一观点”不当文中并未香定原来的观应该是不会认真过戏的,②从他们进场的神态动作来 点,实际上神话传说中的神农就是炎帝,是中华民族看,他们仍有情绪是迫于各种压力勉强来的应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