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掉思维里的墙 --打破你的思维定势 一、设计理念 伟大的创造,无数的发明都是从打破思维定势开始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问题,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非常重要。推及到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在人生的旅途中也可以多个角度看待眼前的生活,会有一番未曾发现新天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辩证地看待思维定势,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与他人分享交换思想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我肯定,体会创新思维的快乐,培养创新意识,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1.学会辩证地看待思维定势,明确其应用环境和局限性。 2.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2.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与他人分享交换思维的品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游戏活动法、讨论分析法、测验法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游戏说明): 请大家注意观察幻灯片呈现的图形,按照我所描述的要求进行。 1)请先画一个坐标轴。然后,以坐标轴的零点为中心,画一个正方型。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请勿观看他人。 2)然后,在该正方形中,再画一个正方形。 3)将小正方形和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涂上阴影。(如图,红色部分)。将第一象限中非阴影部分的面积用一条直线分为两个部分。要求:被分割出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4)现在将第二象限中非阴影部分的面积用两条直线分为三个部分。要求:被分割出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 5)现在将第三象限中非阴影部分的面积分为四个部分。要求:被分割出来的图形面积 相等,形状相同。 6)现在将第四项限中非阴影部分的面积分为七个部分。要求:被分割出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是一个洗脑的过程,首先通过前三象限由浅及深的思考过程让你陷入一个思维模式中去。然后再回到简单问题的思考中去之时,我们就会因为自身固有形成的思维定势或经验而将问题复杂化。引入课题—拆掉思维里的墙,也就是指“打破你的思维定势”。 (二)、讲授新课 1.认识思维定势 1)什么是思维定势? 由先前活动造成的对当前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思维定势。 2)定势都有哪些作用呢? 实验启示: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思维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辩论与思考:思维定势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作用? 教师小结:其实啊,思维定势在我们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很有用处的。比如,有的同学解数学题、物理题特别灵,有的同学背课文特别快,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极富灵感,就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形成了优势各不相同的思维定势。可是思维定势的墨守成规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的麻烦,会使我们的思维窄化和僵化。不仅如此,思维定势还对创新产生了阻碍。所以在强调创新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要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就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寻找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给思维松松绑。 3)思考与讨论:打破思维定势都有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