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182792

人音版 七年级上册 劳动号子歌曲赏析(二) ——《哈腰挂》《催咚催》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7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劳动,号子,歌曲
  • cover
劳动号子歌曲赏析(二) ———《哈腰挂》《催咚催》教案 课型:以欣赏课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人民音乐-出卷网-《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哈腰挂》《催咚催》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情绪爱好出发,运用多媒体网络线上组织教学,通过音乐、视频、图像等资源,使得音乐课教学既轻松活泼,又内容丰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赏析中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对此产生兴趣,并在聆听中增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 教材分析: (一)《哈腰挂》使用2/4、1/4变换拍节拍,节奏鲜明,属于单乐段结构,曲调起伏较小,仅在五度音内进行,多为一音行腔,与当地方言音调结合,紧密表现了北方森林伐木工人粗犷,质朴坚毅的性格。 (二)《催咚催》是一首四二拍的劳动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宫调式。1———4小节为a句,5———8小节为B句,9———23小节是B句的后缀。采用领唱,齐唱的方式。 教学目标: 1.在了解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以后,愿意聆听劳动号子,并且增强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 2.欣赏《哈腰挂》《催咚催》,体验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知道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和特点及其基本类别。 3.能够了解搬运号子和农事号子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劳动号子的特点,并欣赏分析《哈腰挂》《催咚催》的音乐元素和音乐画面。 教学难点:能够了解搬运号子和农事号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资料、视频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回顾劳动号子的相关知识 1.劳动号子的概念:劳动号子简称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等民间歌曲 2.劳动号子的作用:在原始时代某些费力的劳动中,人们为了统一节奏,调节情绪,发出来的呼喊是紧密配合,并完全依附于每一种劳动方式及其具体劳动过程。 3.劳动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分为 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工程号子:在伐木、采石等劳动中歌唱; 农事号子:在农业劳动中歌唱,如打麦、舂米、割草等。 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有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了解劳动号子的作用与类别,为欣赏歌曲做好知识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赏析《哈腰挂》 (1)初次聆听歌曲,判断劳动号子的类别。 师:老师要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聆听以后,根据音乐特点,判断一下这是属于哪一个劳动类型的号子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了解劳动号子类别有个自我评价。 (2)出示图片,展示劳动场景 师: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又称“吆号子”,它属于搬运号子类,这类号子歌唱简便,气势雄浑,曲调起伏较小,表现了北方森林伐木工人粗犷、质朴、坚毅的性格。 【设计意图】音乐是体验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聆听音乐,捕捉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自我分析音乐。全曲旋律主要由1、3、5三个音组成,称为“三声腔”。这种唱腔给歌曲带来跳跃、明快的特点。 (3)再次聆听音乐,出示曲谱,赏析作品 ①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 ②歌曲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使用的是四二 四一变换节拍。 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领唱和腔交替进行。领唱者,为一小节两拍,有一定的歌唱性,唱的多为实词,而且多是有实际指令性作用的,如哈腰挂蹲腿,哈腰 搂钩就挂好。领唱起到绝对的指挥作用,鼓动情绪和提醒大伙儿注意安全。和腔是一小节一拍,仅是一个短单音,齐唱唱的是虚词,和腔的音乐材料重复使用,与领唱形成了上呼下应的关系。在实际劳动演唱中,领唱和和腔必须严格配合,二者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这首曲子的律动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