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教学设计) 课题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感受中国不同时期的陶瓷造型、纹饰、材质及其工艺特色。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图片,发现不同时期陶瓷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欣赏中国传统陶瓷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爱国情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中国不同时期陶瓷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分辨不同时期的陶瓷。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质朴的中国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常做饮食、炊煮等生活用品。这些彩陶造型古朴,图案稚拙有趣,烧制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在河南郑州博物馆,有一场特殊的展览,同学们,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展览,了解了解陶器的故事吧。在播放视频的时候,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边思考边欣赏。唐代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唐三彩。但是,唐三彩其实不是瓷器哦,它是一种低温烧造的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到了宋代,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宋代陶瓷主要以青瓷、白瓷为主。在这个朝代,有着我们最为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其中比较特殊的是钧窑,虽然颜色非常不像青瓷,但是它确实是属于青瓷系的。釉的颜色是因为里面的含铁量决定的,而钧窑则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一点儿铜,结果没想到,竟然烧出了渐变的紫红色,人们评价钧窑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宋代,宋真宗赵恒有5个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大家是不是发现其中一个有一点点熟悉,景德镇的名称就是他用自己的年号赐予的。现在,景德镇成为了全中国,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制瓷中心。到了元代啊,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变为了景德镇一家独大,这个时期,景德镇烧制出了和鹅蛋一样洁白的卵白釉瓷,还有最出名的,是烧出了我们的背景音乐———周杰伦,哦,不对,是背景音乐———青花瓷。到了明代,陶瓷的颜色变得更为丰富,主要分为四大类: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釉下彩,就是釉下面的颜色,前面说到的青花和釉里红就是釉下彩。釉上彩,也就是在釉表面上的颜色,因为一般的颜色,经不住一千多度的高温,所以景德镇就先将瓷器烧出来,然后把颜色画在釉的表面,再放进窑里进行一次七八百度的低温烧造,这样可以使得颜色不会掉。但颜色不丰富,不像调色盘那么多,因此只有三彩、五彩这样子。斗彩,就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先用釉下彩画线,用釉上彩进行填涂。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就是非常典型的器物,一件2.8亿,据某知名已购买的藏家说,用鸡缸杯喝起水来很糯哦~颜色釉,也就是不同颜色的釉。前面我们说到的青瓷、黑瓷、白瓷,在这时都成为了景德镇颜色釉的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烧出来就是青色,铁含量的不同,也会随之形成不同的颜色;以铜为着色剂,则是红色;以钴为着色剂,就是蓝色,青花瓷就是用钴来画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视频到中国陶瓷博物馆看看明代陶瓷展。到了清代,我们的釉彩有了两个西方面孔,一个是珐琅彩,一个是粉彩。康熙酷爱西洋文化,引进了西画技法、颜料等在瓷器上作画,因而有了珐琅彩。珐琅彩是一种纯宫廷釉彩,制作流程是让景德镇先把器物烧好,但是先不“装修”,送到清宫里面的造办处,让宫廷技师绘画再烧制而成。珐琅彩是纯进口的,因为它所使用的颜料都是国外的。在康熙末期,受珐琅彩的影响,在原本五彩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中西合并的全新釉彩———粉彩,这个彩既有中国颜料和中国技法,也有西方颜料和西方技法,是个混血儿。 板书设计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陶器瓷器的区别:宋代五大窑:明代瓷器特点:清代瓷器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