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44314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41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金色,鱼钩,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六年级上册上册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本文主要讲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一位炊事班长牢记上级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最后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题“鱼钩”前加上“金色的”,具有象征意义,“鱼钩”上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本文通过对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言行的生动传神的描写,对“我”的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位有血有肉的红军战士形象。本文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以时为经,步步深入。全文共有3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娓娓道来。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了故事的背景。第2自然段,好像特写镜头一样,刻画了老班长的外貌,“快四十岁”的年龄脸上却“布满了皱纹”。第3~5自然段,出现了课题中的“鱼钩”,它是用一根缝衣针弯成的。老班长用它钓鱼,让战士们喝上鱼汤,缓解了战士们的饥饿问题,但他自己从未吃过一点儿鱼。第6~19自然段,细致地描写了“我”发现老班长不吃鱼的真相,以及老班长最终说服“我”不说出真相的经过。第20~22自然段,“我”得知真相后,咽不下鱼汤,但为了稳定两位小战士的情绪,最后还是听老班长的话,含泪喝下。第23~34自然段,写到在走到草地边上的时候,老班长却光荣牺牲了,“我”小心地收藏好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准备在革命胜利以后,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供后人瞻仰。 二是刻画入微,描写生动。本课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可圈可点,不仅抓住外貌、神态,更聚焦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塑造了老班长的光辉形象。在写人物外貌时,抓住了老班长的主要特征,开始时“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后来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一位饱经风霜的坚毅战士形象跃然纸上。文中的神态描写,细腻中见功力。比如明明草地上的生活艰难到了极点,老班长却“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在“我”知道老班长从不吃鱼的第二天,老班长还为我们端来了鱼汤,他是“笑着”对我们说话的。当“我”和着泪与小战士喝完鱼汤,老班长“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生活的苦与老班长的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老班长坚定的革命品质。动作描写让读者如见其人。这里既写到老班长怕战士们了解实情的掩饰,“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又写到了他独自承担重负,“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还写他当机立断,不让小梁说出实情,“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牺牲前的老班长还对战友深深地关爱,他“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着我的头”。文中的对话描写可以说是浓墨重彩,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当“我”发现他的“秘密”时,他先是支吾,然后是和“我”心连心地交流,让“我”明白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也只能如此。“轻声”“低沉”“严厉”这是他说话时的语气。“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感叹、反问的句式增加了说服力,从中也看出老班长不想让“我”有太多心理负担,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第二天吃饭时,气氛很凝重。老班长严厉地说:“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既有坚决的表态,也是话里有话。临终前,老班长还鼓励我们,“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看,你们都瘦得……”话戛然而止,情永留心间。 三是文图配合,展现高潮。本课配的底图是老班长牺牲时的场面。老班长拼尽最后的气力把战友带到了草地边,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小同志痛哭流涕,“我”珍藏起那个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