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6802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上)《点到直线的距离》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详细说课教案+详细课件)

日期:2024-05-1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视频 查看:38次 大小:1845476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频,实录,高中,详细,教案,细说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案 邛崃市第二中学 徐箭 【教材】 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上) 1. 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 ⑴ 教学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上),“§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第四节课,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应用. ⑵ 地位与作用 本节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识,是从初中平面几何的定性作图,过渡到了解析几何的定量计算,其学习平台是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研究,为以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锥曲线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函数、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有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根据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学习现状和认知特点,本课采用类比发现式教学法. 3.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①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③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 (2)数学思考 ① 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渗透算法的思想; ② 通过灵活应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 (3)解决问题 ① 通过问题获得数学知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 由探索点p(4,2)到直线2x-y+2=0的距离,推广到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过程,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研究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和算法分析. 3. 解决办法 (1)通过具体实例,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易于接受。 (2)学生亲身参与推导过程,使之印象深刻 (3)通过类比,进一步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公式的推导。 (4)适时练习,巩固理解。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练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分析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思路,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通过比较选择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案来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两平行线的距离问题时,注意启发学生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产生联系,从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复习回顾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2.分组讨论具体实例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解 3.通过具体例题得出公式在特殊情况下任然适用 4. 归纳总结公式特点,并理解记忆 5.完成课堂练习。 6.归纳总结,形成课堂小结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图片欣赏人离高压线的距离及铁轨的宽度.让学生直观感受几何要素———点到直线的距离”,引发学习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仔细观察图片,激发求知欲 模 型直 观 探索思考探索思考问题解决知识应用 回顾旧知:在初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什么?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完善概念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从具体推广到抽象)问题1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CAI展示解题过程)方法1 利用定义过点作的垂线,设垂足为教师评注:思路清晰但运算困难,启发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方法2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点为点、问题2 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你能否类比问题1,解决本问?教师:如果通过定义来计算,你的思路是什么?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算法思路教师:如果类比问题1、,通过面积构造法来计算,你应该如何添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