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325944

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2课 清明上河图拼拼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64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大学,信息技术,12课,清明上河图,拼拼
  • cover
第 12 课 《 清明上河图拼拼看》教学设计 一授课内容 教材来源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编 河南大学-出卷网-/河南电子音像-出卷网- 2017版 小学信息技术 内容来源 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P60-63 主 题 12.清明上河图拼拼看 课 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二目标设定依据 纲要相关要求 通过编程猫图形化编程,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可视化编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 了解图形化编程的界面,理解编程语言中程序设计的脚本搭建意义,进而编写编程程序。(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编写以编程猫源码编辑器为主线,以启蒙为统领,从应用实例分析入手,凝练知识站与操作场,使学生在编程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创作。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编程猫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深入渗透讲解各组成部分,为今后编写程序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编程猫源码编辑器来说,学生虽都已经有基础,但新教材里的内容与之前所学内容更深入了,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理解困难。因此,在编程教学中还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从学生自身及生活经验中入手,在基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学习目标 目 标 1.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2.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3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 知识要点 1.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菜单栏、舞台区、脚本区、角色区、积木区、属性区。 重 点 1.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2.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 难 点 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 四 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学习任务单 3.清明上河图拼拼看.bcm 五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1.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积木的拖动属性 目标1 2.让学生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让学生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 目标2,3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直接导入 揭示课题 1.打开教材资源库中的"第十二课《清明上河图》拼拼看.exe",拖动4张《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进行拼接,观察运行效果。想一想,局部图片角色为什么能被拖动 为什么当拖动的图片快到正确位置时会被吸附过去 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打开清明上河图拼拼看exe,进行观察。2.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完成任务(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或老师提问)(目标1)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加分项评价。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编程猫源码编辑器很熟悉了,这学期需要提高程序编写能力,因此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5分钟 二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识角色的部分属性,如图12-1所示。(1)单击此处可锁定或解锁角色。在编辑状态被锁定角色不能被拖动、旋转或改变大小。(2)选择此项后角色在程序运行时可被拖动。任务二:在源码编辑器中,每个角色都有一个定位点,如图12-2 所示。此处为角色在舞台的上定位点,在属性区X、Y的值及程序中用到的角色位置均指此点的位置;拖动此点可以对定位点进行调整。图12-2 角色的定位点任务三:1.认识新积木,如图12-3所示。(1)在"侦测"积木盒子中,该积木可以得到角色定位点到指定对象的距离。在"动作"积木盒子中,作用为在程序中设置角色是否可拖动。在"事件"积木盒子中,作用为停止指定脚本。任务四:1.设计《清明上河图》拼拼看小程序。(1).新建一个空白作品,设置舞台版面为"横版16∶9",导入"背景.png"为背景角色,导入"底框1.bmp""清明上河图1.bmp""清明上河图2.bmp""清明上河图3.bmp""清明上河图4.bmp""缩略图.bmp"到角色区。(2).在角色区复制"底框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