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28815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2《哦,香雪》课件(4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9900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2022,PPT,44张,课件,哦,香雪,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香雪青春正芳华 铁 凝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那份对新鲜事物天生的好奇,对美好发自内心的追求。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初,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当时代变革的号角吹响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的时候,又将会发生些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哦,香雪》。 学习目标 01.通过心理、环境描写分析香雪形象。 02.通过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来品味小说主旨。 识作者 知背景 一 铁凝简历 1957生于北京,1975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卷网-出版的儿童文学集,后被认定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9在保定地区《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82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之后名声鹊起 1984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 1985年,根据《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该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先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代表作有《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等 小说的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情节的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引子(1—4)火车开进台儿沟。 开端(5—45)姑娘们迎接火车,欢乐时刻———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发展(46—63)香雪渴望有铅笔盒———现代文明,身份认同。 高潮(64—72)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追求梦想。 《哦,香雪》情节 结局(73—83)香雪深夜归来———发现家园,发现自我。 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你最欣赏谁? 1、香雪与凤娇等女孩表现有何异同? 2、为何她对铅笔盒如此情有独钟呢? 其他姑娘 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 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 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 袜。 香雪 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她受到了文化启蒙,产生了朦胧的觉醒意识。 凤娇及其他姑娘们 和香雪的表现同异 物质方面 精神方面 对山外世界的好奇 对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台儿沟一定是这样的:那时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自尊、淳朴 …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坚毅、执着 ……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 纯洁、明净 ……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打听北京大学要不要台儿沟的人,打听什么是“配乐朗诵”…… 渴求上进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1)山村姑娘们 ①小说《哦,香雪》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②她们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她们爱美、勤劳热情,同时对人真诚、心地善良。 (2)香雪 ①她天真烂漫、心地善良、纯真无暇。当火车过来时。她是跑在最前边的。可是到火车跟前时,她却躲在了同伴的后边。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②她渴求知识,渴求进取,追求梦想。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