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69842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永遇乐》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7743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PPT,21张,课件,永遇乐,上册
  • cover
(课件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活动1: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辛弃疾四类词:(1)抗金词。表现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农村词。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如《清平乐 村居》。 (3)闲适词。描写退隐心情与感受。这些词于旷达中显沉郁,于闲适中露激愤,如《鹧鸪天 博山寺作》。 (4)爱情词。托意高远,别具特色,如《青玉案 元夕》,其中有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评价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词人、军事家,是豪放词派主要代表之一。 活动2:背景链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1205年,作者任镇江知府,时年66岁。当时韩侂(tuō)胄执政,正积极准备北伐,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否则很可能重蹈宋文帝失败的覆辙。然而韩侂胄不但不接受,反而对辛弃疾产生疑忌,后来北伐果然因准备不足而失败。辛弃疾从青年时代起,坚决主张抗金43年,如今大好形势被断送,恢复中原的理想又将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登上北固亭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抚今追昔,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词。 活动3:梳理行文脉络,根据提示填出空白处的内容。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 涵泳诗韵 活动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中,“舞榭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各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舞榭歌台”是吴国太平气象的象征。 (2)“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 (3)“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患,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 活动2:上阕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详写了谁?为什么? 明确:(1)孙权和刘裕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2)词人通过写两位英雄人物,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3)详写了刘裕。词人写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阐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比当年刘义隆草率北伐兵败的惨痛事实,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学习任务三:赏析手法 探寻主旨 参考答案: 典故 意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借孙权创立大业抒发自己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志向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借刘裕表抗敌救国、北伐决心 活动1:《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使用了哪些典故?用典的意图各是什么? 典故 意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刘义隆草草出兵终得失败的故事讽喻当朝,要做好充分准备,不可重蹈覆辙。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用佛狸祠的情形警示当朝,要坚定北伐的信念。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借廉颇之事表达自己人虽老雄心犹在、报国不变的情怀。 用 典 解读: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