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20829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0792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课,社会主义,发展,挫折,图表,题专
  • cover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图册 1 .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王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A.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 C.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镰刀斧锤星旗的降落宣布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旗升起体现出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变化。苏联解体对于研究历史的价值在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图片不能说明苏联发展的历史,排除A;图片没有美国的国旗,不能分析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排除B;世界格局多极化涉及日本、中国和西欧国家联合等,排除C。故选D。 2 .右图漫画为《苏联消耗华约成员的粮食》,漫画反映了体型巨大的“苏联巨人”吃掉了瘦弱的华约成员国的“晚餐”。漫画的主题可能是( ) A.帝国主义对苏联实施封锁 B.苏联已控制华约各国的经济命脉 C.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D.苏联的工业化得益于华约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 体型巨大的“苏联巨人”吃掉了瘦弱的华约成员国的“晚餐”说明苏联侵害了华约成员国的利益,这是苏联模式弊端暴露的表现,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苏联体制弊端的暴露,不是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封锁,排除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华约建立之前苏联就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排除D。 3 .导致下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苏联模式的固化 D.苏联解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苏联,1964到1982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苏联模式的固化,国民经济发展放缓,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点,故C符合题意;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是在1918年,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在1921年,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下表显示苏联经济增长率(年平均,%) A.苏联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B.苏联模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C.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苏联经济增长率下降,1964-1982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所以表格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C符合题意;ABD项表格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 5 .下侧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前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两图意在抨击 A.农业集体化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 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片面发展带来的恶果,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这两幅漫画抨击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选D;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A项说法错误,排除A;B、C项经济均衡、健康发展与漫画"片面的经济"这一主题不符,故排除B、C;所以答案选D。 6 .下图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你认为该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A.二战的结束 B.两极格局形成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柏林墙坍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东欧剧变后,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行统一的历史史实,C符合题意;图片没有涉及二战的结束,A排除;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B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图片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C。 7 .下表是1954~1958年,苏联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谷物产量(万吨) 年均增长率 农业产值增长率 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 1954 8 560 1958 13 470 12% 9.2% 82% A.新经济政策的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