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34489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单元复习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2454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选修,生物技术,实践,单元,习学,解析
  • cover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第一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考纲要求)1.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Ⅱ 2.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Ⅱ 3.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 Ⅱ 考点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 1.发酵菌种 (1)图中A可表示酒精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图中B可表示醋酸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可从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获取。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制作原理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反应 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大量能量 无氧条件下,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少量能量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CH3COOH+H2O+少量能量 发酵条件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空气 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时间 10 d~12 d 7 d~8 d 3.制作流程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现在工厂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  )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 (2)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 × ) (3)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 ) (4)在家庭中用新鲜葡萄制作果酒时,需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 ) (5)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 ) (6)利用葡萄发酵产生果酒的后期,加入醋酸菌即可产生醋酸( × ) ,  )  如图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 (1)甲、乙、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图中发酵瓶中葡萄汁的量是否恰当?为什么? (3)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时,无论是利用糖源还是酒精,甲都需要打开,请说明原因。 (4)果酒搁置时间过久为什么会有酸味? [提示](1)通入空气(氧气)、排气、取样(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2)不恰当,因为葡萄汁的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而且不能将排气口淹没。 (3)醋酸菌是需氧菌,在发酵过程中始终需要氧气,如果氧气中断则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 (4)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重 难 精 讲 1.果酒和果醋制作步骤的比较 制果酒 制果醋 相同 过程 ①选材和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先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后,再去枝梗 ②制作发酵液,防止杂菌污染 ③发酵:将葡萄汁注入发酵瓶,注意液体量不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 不同 过程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发酵旺盛期的CO2产量非常大,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⑤检测指标:7~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如,可以嗅味和品尝、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测定pH等工作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⑤检测指标: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进一步鉴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 (1)各部位的作用 ①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②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与排气管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可有效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避免来自空气的污染。 ③出料口:用来取样。 (2)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该装置制作果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作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充气泵,输入空气。 精 准 命 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