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一 ● 必备知识 1.高浓度→低浓度 细胞外→细胞内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消耗 消耗 消耗 葡萄糖 3.(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特定的物质 种类和数量 空间结构 (3)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考点易错】 (1)√ (2)× (3)× (4)× (5)√ (6)× (7)× [解析] (2)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3)乙醇是脂溶性物质,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出入细胞,故乙醇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4)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有差异,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6)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7)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识别。 【长句拓展】 1.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逆浓度梯度吸收碘 ● 典型例题 1.C [解析] 题图中H+运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和ATP,所以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的主动运输,而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协助扩散,A正确;依据题图信息可知,Ca2+运出液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主要方式也是协助扩散,B正确;图中的H+、Ca2+及Na+运入液泡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前两者所需的能量来自ATP,后者所需能量来自H+在液泡内外浓度差形成的势能,C错误;离子运入液泡可以增大细胞液浓度,提高细胞液的吸水力,离子运出液泡则降低细胞液的吸水力,此外H+运出或运入液泡还会改变细胞液的pH,D正确。 2.B [解析] 当胞吞物为溶液时,形成的囊泡较小,称为胞饮;当胞吞物为大的颗粒状物质时,形成的囊泡较大,称为吞噬,两种类型的胞吞过程与胞吞物的状态、大小有关,A正确。两种类型的胞吞对细胞外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B错误。胞吞过程中需要消耗由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C正确。两种类型的胞吞过程中,囊泡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D正确。 考点二 ● 重点难点 1.(1)①大 ②转运蛋白 (2)大 能量 (3)细胞呼吸 载体蛋白 2.(1)主动 被动 (2)协助 自由 ● 典型例题 1.D [解析] 主动运输是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能量的供应和转运蛋白协助,由题图可知,当O2浓度小于a时,随着O2浓度的增加,根细胞对N的吸收速率逐渐增加,说明根细胞吸收N需要能量的供应,为主动运输,A正确;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需要定期松土,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为主动吸收矿质元素提供能量,B正确;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的速率不再随着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影响根细胞吸收N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转运蛋白的数量,C正确;当作物甲、乙的根细胞对N的吸收速率均达到最大值时,作物甲的根细胞对N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作物乙的,说明作物甲吸收N需要的能量更多,消耗的O2更多,作物甲的根细胞呼吸速率可能大于作物乙的,D错误。 2.C [解析] 根据图甲可知,在加入氰化物之前,K+的吸收速率不变,加入氰化物之后,K+的吸收速率逐渐降低,最后保持相对稳定,说明K+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A正确;氰化物通过抑制线粒体内膜上酶的活性从而使组织细胞缺氧窒息,图甲中,在2~3 h加入了氰化物,影响了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从而影响了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但K+的吸收速率大于0,说明4 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无氧呼吸,由于线粒体内膜上酶的活性被抑制,导致细胞不再利用氧气,B正确;图乙中4 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是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细胞吸收K+的量减少,因此需要消耗的氧气减少,若为细胞膜上K+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则氧气消耗速率不会下降,C错误;图甲只表示了K+的吸收速率变化,所以结合图甲和图乙,不能判定植物根尖细胞吸收Cl-的方式,D正确。 3.D [解析] 由于第一组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