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470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运输-微专题2 主动运输的方式(课件 学案)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074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运输,第二,方式,一轮,生物学,高中
    微专题2 主动运输的方式 1.D [解析] 据题图分析:Na+外流、K+内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I-内流是主动运输,需要依靠Na+浓度差,故I-进入甲状腺滤泡需要Na+内流所提供的势能,是主动运输过程,A错误;Na+外流消耗ATP,Na+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被动运输过程,B错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会抑制Na+外流,从而降低该细胞摄取I-的能力,C错误;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钠碘同向转运体只能转运Na+和I-,说明该转运体有特异性,D正确。 2.C [解析] 细胞膜上的H+-ATP酶介导的H+向细胞外转运属于主动运输,H+-ATP酶为载体蛋白且能催化ATP水解释放磷酸基团,使其被磷酸化,引起空间结构改变,A正确;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是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的直接动力,B正确;H+-ATP酶抑制剂干扰H+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进而影响膜两侧H+浓度差,故对Na+的运输同样起到抑制作用,C错误;盐胁迫下,H+-ATP酶和Na+-H+逆向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因此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D正确。 3.A [解析] Ca2+进入液泡需要消耗ATP,是主动运输,Ca2+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Ca2+主动运输出细胞和进入液泡,依赖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构象会发生改变,若Ca2+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依赖的载体蛋白也会发生构象改变,B正确;Ca2+出细胞和进入液泡都需要消耗ATP,说明是主动运输,同时也能说明胞外和液泡内Ca2+的浓度均高于细胞质基质,C正确;由题图可知,生物膜上既存在能够介导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也存在介导Ca2+协助扩散的载体蛋白等,D正确。 4.A [解析] 植物细胞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H+运出,因此细胞外的H+浓度大于细胞内,蔗糖利用H+的浓度梯度产生的化学势能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该过程被运输的物质需要与蔗糖-H+共转运体结合,蔗糖-H+共转运体的空间结构需要发生变化,才能进行转运,A错误;蔗糖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是消耗H+的浓度梯度产生的化学势能的主动运输,而H+的浓度差的维持需要ATP的直接供能,因此蔗糖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属于ATP间接供能的主动运输,B正确;植物细胞运输蔗糖需要借助膜外的高浓度H+,因此培养基的pH低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收,C正确;水解产生的单糖也可被植物细胞吸收,因此蔗糖酶将细胞外的蔗糖水解为单糖可提高蔗糖的利用率,D正确。 5.B [解析] 据题图可知,Na+经转运蛋白C流出细胞直接利用的是H+的梯度势能,A错误;H+泵有运输(协助H+的跨膜运输)和降低活化能(催化ATP水解,作用机理是降低活化能)的作用,起作用时空间结构会发生可逆改变,B正确;转运蛋白C能同时转运H+和Na+,而不能转运其他离子,故其仍具有特异性,C错误;据题图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ATP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H+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产生的势能驱动Na+经转运蛋白C运出细胞,使用ATP抑制剂处理细胞,H+运出细胞的量减少,细胞内外H+浓度差降低,为Na+运出细胞提供的势能减少,Na+的排出量会明显减少,D错误。 6.D [解析] 在光能驱动下,细菌紫膜质将H+逆浓度转入脂质体内,造成脂质体内H+浓度高于脂质体外,形成H+电化学梯度,ATP合酶利用该电化学梯度催化ADP和Pi合成ATP,说明光能并非直接转化为ATP中的能量,同时该实验证明了生物膜具有能量转换作用,A正确,D错误;细菌紫膜质能利用光能驱动H+运输,将悬液置于光照之下时,细菌紫膜质将H+泵入脂质体消耗光能,B正确。微专题2 主动运输的方式 根据能量来源不同,主动运输可分为ATP直接驱动(ATP驱动泵)、ATP间接驱动(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三种基本类型。 一、ATP直接驱动 由ATP水解提供能量直接驱动相应物质的运输。 1.Na+-K+泵 2.质子泵 3.钙泵 钙泵是Ca2+激活的ATP酶,每水解一个ATP转运两个Ca2+到细胞外,形成Ca2+梯度。通常细胞质中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