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酶 考点一 ● 必备知识 1.蛋白质 RNA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细胞核 催化作用 生物体内外 2.①—e ②—a ③—c ④—d ⑤—b 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①乙 甲 ②ca cb ba ③向上 提供能量 【考点易错】 (1)√ (2)× (3)× (4)× (5)√ (6)√ [解析] (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在催化反应完成后其性质和数量不发生变化。(3)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将淀粉酶水解,则淀粉的水解速率会变慢。(4)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酶不能够降解细菌细胞壁。 ● 典型例题 1.D [解析]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作用的反应物既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A错误;胃蛋白酶应在适宜pH、低温条件下保存,B错误;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成年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肠道中含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因此从其肠道内容物中可获得纤维素酶,D正确。 2.C [解析] POD和PPO均为酶,酶催化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梨若置于无氧环境中储存,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不利于储存,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减弱,将梨置于4 ℃的冰箱中储存,通过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减缓其褐变过程,C正确;结合题干可知PVPP的作用是去除细胞中的酚类物质而非抑制PPO的活性,D错误。 考点二 ● 必备知识 一、1.(1)无机催化剂 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高效性 催化作用 缩短 2.(1)一种或一类 (2)酶 被A催化的底物 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3)底物甲 3.未破坏酶分子的空间结构 二、1.(1)pH=8时,底物剩余量最少 (2)不影响 不影响 2.(1)加快 酶数量有限 (2)正比 (3)右上方 b 【长句拓展】 1.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会损坏丝绸和毛皮类衣物的蛋白质纤维 2.加热会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 3.不能。因为小肠液的pH对胃蛋白酶来说不适宜,胃蛋白酶活性大大下降甚至失活 ● 典型例题 1.C [解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的影响,不受底物浓度影响,A错误;据图甲分析,a点处反应速率限制因素主要为ATP浓度,b处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为酶的数量,B错误;图乙中的A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因此A为酶,酶显著降低了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图乙体现了ATP水解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 2.C [解析] 由图示曲线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温度和鱼的种类,因变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活性,A错误;ACP是一种酶,其本质是蛋白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控制合成ACP的基因不同,B错误;反应温度超过60 ℃与pH低于3.8,鳝鱼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失去活性,二者影响机理是相同的,C正确;由图示曲线可知,放置相同的时间,鱼在pH为6.0、温度为40 ℃条件下酸性磷酸酶(ACP)相对活性较高,肌苷酸被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D错误。 考点三 ● 必备知识 1.(1)FeCl3 过氧化氢酶 (2)过氧化氢溶液 90 ℃ FeCl3溶液 肝脏研磨液 (3)2号 都能产生大量气泡,都能使卫生香复燃,但一定时间内4号试管产生的气泡更多,卫生香燃烧更剧烈 (4)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高效性 【实验分析】 (1)为了保证酶的活性 (2)保证过氧化氢酶可以和底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3)不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混入FeCl3溶液也会干扰实验结果 (4)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处理方法 2.(1)非还原糖 砖红 (3)专一 (4)①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而蔗糖分子无论是否被水解都不与碘液反应变色 ②此实验用到的淀粉酶为α -淀粉酶,其最适温度为60 ℃左右,在此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催化效率最高 ● 典型例题 1.B [解析] 据图可知,实验1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时间,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