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34894

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训练(3)(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230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届,训练,专项,综合,复习语,段综合
  • cover
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 专项训练(3)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速读,按字面解释,就是快速地阅览。它注重的是阅读过程的提速,目的是应对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书本,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把握更多的机会。 早在20世纪中后期,“速读”一词就经常出现在报刊的读书专题版面,以期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中央电视台曾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的广告,为速读之风推波助澜———大有谁不速读,谁就要被时代淘汰之意。许多不明真相的读者和好奇者,纷纷购买定价很高的《学习的革命》,然后反复翻之读之,希望快速掌握速读的各种“要领”,准确运用速读的各种“方法”。一些-出卷网-顺应社会上猛刮劲吹的速读之风,趁势而上推出众多的“速读外国名著丛书”“速读中国现代经典文学丛书”“速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本”一类的图书。结果,一些读者购买了这些“压缩书”和“精简书”之后,随即发出了“原来名著和经典也就这种水平”的喟叹。其实这是“速读”惹的祸。为了读者能够速读,几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一部名著或经典,被压缩或精简成数千字、上万字的故事梗概或者作品简介。读者发现,这些被抽剥了“血肉”的“经典”,读得再多也是白读,更要命的是,它还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信心。 速读的正面价值被夸大以后,培训速读的商业机构应运而生。它们收费招生,以函授、面授和网络教学等各种方式,培训阅读者的速读能力。他们安慰受训者,最常见和最有蛊惑性的话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速读能力,只是缺少速读方法。经过训练,改变阅读习惯,就能够把阅读的潜能激发出来。”然而即便成功地通过速读的培训,具备了所谓“眼脑直映,一眼看一行甚至整个页面”的速读能力,又能怎样呢?这样的速读,能让人享受多少阅读的乐趣呢? 速读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价值,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阅读者是不是都得提高阅读的速度呢?我看未必如此,更没必要刻意如此。一个纯捽的阅读者,其阅读的目的不是考取各种文凭或者是形形色色的证书,而是为了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丰富内心生活与透亮内心世界。只有不受速度制约的入心入脑的品读,才会让人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维护阅读的信仰和尊严。 生活在一个图“快”的年代,生存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与“快”字沾上边,只有具备“快”字当头的思想意识,你才能赢得良好的生存能力与生活条件。然而就阅读而言,最好不要一味图“快”。图书毕竟是一种精神产品,其性质决定了人们的“使用方式”,不在多而在精,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 作为一个自由阅读者,我一直拒绝速读。我宁可用速读十几本书乃至几十本书的时间来有滋有味地品读一本书。 1.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文意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有些阅读者希望更快地阅读更多的书籍。 B.报刊版面经常出现“速读”,是为了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 C.一些-出卷网-推出众多的速读图书,起到了为速读之风推波助澜的作用。 D.图书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图书的使用不在阅读的数量而在阅读的质量。 2.对作者拒绝速读的理由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速读是为了获取各种文凭或形形色色的证书,但不会速读也不会被时代淘汰。 B.把名著或经典压缩、精简成故事梗概或作品简介,这必然会让读者产生误会。 C.商业机构为了收费招生蛊惑人心:速读能改变阅读习惯且能激发出阅读潜能。 D.速读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却无法达到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的阅读目的。 3.某高中学校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展了课外阅读考级评比活动,每个等级都规定一定的阅读篇目和数量。请结合本文的基本观点,简要评析上述做法。 二、语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