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百家争鸣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与孔子无关的是:( ) A 对学生述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主张“有教无类”,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 D 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之一。孔予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温故知新 C 因材施教 D 仁者爱人 3. 如图为“万仞宫墙”石额,是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而御笔题写。围墙有万仞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这位世界“圣贤”的思想在弘扬家庭美德,构建文明社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A 实行“法治” B 实行“仁政” C “兼爱”“非攻” D 提倡“仁”和“礼” 4. 小刚同学在课本剧 《百家争鸣》中扮演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 A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5.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 A 墨子 B 老子 C 孔子 D 韩非 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7.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老子———道家———无为而治” B 孟子———兵家———民贵君轻” C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 D 韩非子———法家———以法治国” 8.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 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 丁说:他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9. 下列关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 B 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任能 C 他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D 他晚年编订的《道德经》为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 10.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9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处说的“智慧”是指( ) A “兼爱”和“尚贤” B “克己复礼” C “仁”和“德治” D “有教无类”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提出“仁”的学说 B 提出“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12.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 A 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 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3.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法家( ) A 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D 提倡“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4.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三人行必有吾师 15.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主要表现为( ) A 尊王攘夷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