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81435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25615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PPT,21张,课件,复习,行为
  • cover
(课件网) 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动 复习课件 第1节 人体的运动 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运动系统:由 、 、 组成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2.人体的许多运动是如何形成的? 人体的许多运动是在 的支配下,由 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 ,绕着 活动而形成的。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骨骼肌 骨 骨连接 3.人体的骨骼由_____块骨连接而成 206 1 骨的 和 有重要作用 骨膜 骨质 骨髓 血管 神经 生长 再生 骨松质 骨密质 长骨 成骨细胞 对骨有 作用 营养 使骨具 和 ; 坚固性 轻便性 4.长骨的结构 幼年时,是 骨髓,具有 功能; 成年时,骨髓腔里的骨髓,逐渐由 骨髓变成 骨髓,失去 功能;失血过多时,黄骨髓可以暂时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骨松质里的骨髓始终是 ____骨髓,终身具有 功能。 造血 红 黄 红 红 造血 造血 1 骨连结有3种形式: , 、 和 。两骨间活动的连结叫做 。 不活动的连结 半活动的连结 活动的连结 关节 5、骨连结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 节 的 结 构 关节面 韧带 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骨转动的动力未自骨骼肌的收缩。 那么,骨骼肌又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呢?下面我们研究骨骼肌。 人体骨骼肌群是由600多块骨骼肌组成的,按部位可分为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1 在中间,呈 色,主要由 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 和 。 肌腱 肌腹 红褐 肌细胞 血管 神经 白 骨 7.骨骼肌的结构 骨骼肌 在两端,呈 色,由结缔组织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 上。 骨骼肌受到来自 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就会 、 ,牵动所附着的 绕着 活动,产生动作。如果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身体的这部分骨肉就可能瘫痪。 神经 收缩 舒张 骨 关节 8.运动的形成过程 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 骨骼肌收缩之所以能产生运动,是由于一块骨骼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骨上。 1 9.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⑴屈肘时,以 为主的屈肌骨群 ,以 _____为主的伸肘肌群 ,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屈肘的动作; ⑵伸肘时,肱二头肌肌群 ,肱三头肌肌群 。 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舒张 收缩 所以,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_____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_____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屈肘和伸肘动作: 不是 多组骨骼肌 1、分析垂直向上提起重物,上臂骨骼肌群是怎样配合完成动作的? 2、当双手自然下垂时,上臂骨骼肌群是怎样配合完成动作的? 实际用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收缩。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舒张 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第2节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类型.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动物行为的分类 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划分 a.觅食行为 b.争斗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e.社群行为 2.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1 2.这些动物行为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一.动物行为的类型 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1.动物的行为有哪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觅食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等发生的争斗,又叫攻击行为 争斗行为: 防御行为: 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 繁殖行为: 动物的占巢、求偶、孵卵、哺育等与繁殖有关的行为 社群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1 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 所决定的行为。 举例:灰喜鹊喂养小杜鹃,蜜蜂采蜜,鸟育雏,蜻蜓交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