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29711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6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艺,五年级,音乐,下册,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 cover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材分析 1.单元要求 通过唱歌、欣赏和活动,了解影视音乐的一般常识,关注音乐在影视中的表现方式,体会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对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作用。 2.具体要求: ⑴能够对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⑵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学情分析 ⑴学生认识起点 《让我们荡起双浆》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插曲。⑵学生学习障碍 演唱时的一音多字、弱起小节、附点节奏和前倚音。 ⑶学生学习难度 主要是解决一音多字和弱起小节的演唱问题,附点节奏和前倚音的演唱方式在之前音乐课教学中都有接触,学生较容易接受。 ⑷学生学习策略 用比较对比的方式,并进行反复的练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障碍。 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课《让我们荡起双 桨》。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教学难点: 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六、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悠扬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 二 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同学们,上课前,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视频大家来说说这段视频的内容。师放录相. (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 (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你听过这首歌吗 你能哼唱吗 这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 幻灯片播放。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故事发生在北京。在某小学五年级甲班,江林和杨永丽是班里最后两个没有成为少先队员的孩子。在“六 一”儿童节和志愿军的联欢会上,少先队中队长梁惠明受到志愿军叔叔讲的故事的启发,她决定按志愿军叔叔的教导去多多关心帮助他人。辅导员及时启发孩子们,给了她们鼓励。大伙儿帮助烫伤脚的杨永丽补课,照顾江林生病的母亲。江林和杨永丽很受感动,他们积极要求进步,检讨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努力学习,热心助人。 最后,江林和杨永丽终于也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为少先队这个大集体的一员。这首歌至今仍传唱不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走进音乐的海洋。 1、教师播放伴奏《让我们荡起双桨》并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两次 2、熟悉了歌词后,我们可以直接轻声听唱歌曲。并仔细体会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3、弱起节奏OX XX.的处理,还有歌曲中的演唱要唱出有连线与没连线的区别,就像演奏乐器中的断奏与连奏,认识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倚音以及2/4拍子的强弱规律。 4、演唱情绪的处理。(第一段与第二、第三段的演唱要有情绪上的对比演唱。 第一段描写的夏天的北海公园美丽、凉爽的情景,我们演唱时要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描写的是少先队员们来到公园的喜悦心情,演唱情绪是热情、激动的;第二段演唱 第三段描写的是少先队员自言自语的轻松心情,演唱情绪是叙述到欢快活泼。第三段演唱 5、歌曲我们学会了,最后我们来用最美的声音,优美、热情地演唱歌曲,尽情地来表达划船游玩的欢乐情绪。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随音乐晃动身体(律动),体会微波摇曳,荡舟湖面的感觉或者跟随伴奏.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