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48273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 1.1 我在成长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3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成长
  • cover
《我在成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的第1课。教材的设计意图主要通过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各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知道人体有两个生长发育突增期。帮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这些变化,从容面对这些变化,是设计本单元的主要目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对自身的成长规律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他们有这样的经历:不知是哪一天忽然觉得:鞋子挤脚了,衣服袖子短了,一伸手就能够着以前够不着的东西了等等。期间也留下了许多成长的证据,如: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还有每年都有的体检卡片等。为了能够很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前教师让学生收集这些证据,这个活动为学生认识成长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可以让学生体会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作用。 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要求学生会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考虑到收集数据的困难,教师只要求绘制从入学到现在这一阶段的曲线图,因为学生上学后每年都会体检,数据容易得到,如果健康卡片健全,不妨让学生绘制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体重曲线图。这样,让孩子们都能够通过绘制曲线图的方式,直观地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两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一是出生后的第一年,一是青春期。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3.行为与习惯: 培养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肯于动手、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4.情感与态度: 欣赏自己的成长,学会展示自己,产生成长的喜悦感,树立自信心,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家长的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结合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 体验成长的快乐,懂得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量身高的身高体重秤、卷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谈话: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回想一下,有没有以前由于自己太小做不了,但是现在却可以做的事情?(指生说一说) 2.猜一猜游戏。 师:同学们,这是一组名人图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教师谈话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刚才你们看到的照片和谈论的内容都是成长的证据,你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你在成长?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6.议一议:看看我们以前的照片,说说与以前的你相比,自己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生:身高、体重、衣服、鞋子……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身体在成长的过程中,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尤为显著。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做很到事情,不仅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了。(感恩教育) (二)分组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 1.讲述: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谈话:你们想测量吗?在测量身高、体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出示PPT,带学生一起强调注意事项。 4.分小组测量,给充足的时间,发放登记表格,要求测量要认真,测好后要记录,由组长负责。教师巡视指导。 5.收集表格,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