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54841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巩固基础(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503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2022,上册,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学年
  • cover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巩固基础(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该物体放大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2.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大雁塔的“倒影” B.日环食 C.人眼睛被放大 D.笔被折断 3.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C.要使投影仪成更大的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D.无人机航拍时,它离地面的距离一定大于镜头透镜的二倍焦距 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清江两岸的美景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旅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5.图中分别画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一定是近视眼的是(  ) A.看近处的物体 B.看近处的物体 C.看远处的物体 D.看远处的物体 6.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7.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左侧放置一物体,当物体从光心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面区域中是无像区的是(  ) A.透镜左侧焦点与光心之间 B.透镜右侧焦点与光心之间 C.左右两焦点之间 D.光心至左边无穷远处 8.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ν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0.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再放大一次 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苹果的影子 B.茶杯的倒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海市蜃楼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 B.当 u=24cm 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 13.小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应放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B.乙图中书本应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C.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D.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二、填空题 14.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m;由于小明的眼睛有些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