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63358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三峡猿声》学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35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2课
  • cover
《三峡猿声》学案 【学习目的】 1、 能理解关键语句,把握课文内容。 2、 学习本文引述古诗、史料或传说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直白、含蓄、典雅、朴实的语言,能领悟作者着力探究和思索的内涵。 【学习重点】 1、 能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 学习本文引述古诗、史料或传说的写法。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着力探究和思索的内涵。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 走进作者 王维洲(1946- ):辽宁营口人, 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湖北散文学会副会长,《当代散文报》主编。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 创作简况 1 历史人物传记:《国殇》。 2 诗集:《可爱的时代》、《小路的足迹》等。 3 散文集:《千佛洞夜话》、《鹿回头之梦》等。 4 散文:《三峡猿声》、《仙人球小记》、《雨中过伶仃洋》、《少林寺秋游闲话》等。 5 报告文学30多万字。 二自主学习 1、正音 清寂( )橘林( )峰峦( )笔劲( )哽咽( )内蕴( ) 编辑( )谣谚( )筇竹( )纤绳( )纤维( )凄怆( ) 诧异( )迂曲( )泠泠( )臀疣( )颊囊( )贪婪( ) 哀啼( )抑郁( )譬如( )恼怒( )震撼( )纤号声( ) 2、释词 ①淅淅沥沥: ②情不能禁: ③惊心动魄: ④肝肠寸断: ⑤抑郁不已: ⑥摄人精魂: 三、合作探究 ㈠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找出各部分与小标题有关的关键句。 3、 雨夜中,作者重温古人旅游三峡的诗章,生发出怎样的感受? 4、 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反映出什么? 5、 作者引述母猿哀子的故事想说明什么问题? 6、 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什么关系? 7、 作者用“猿灵悠悠”做小标题,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㈡研读第一部分 1、请学生朗读。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第一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3、 第1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 第1段中,作者写到“这雨,是我前日从三峡带回来的,至今不断。现在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旅途归来可以带来土特产、带纪念品,难道还能带回雨吗?雨水“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是什么意思? 5、 作者在第几段写到回忆三峡的哪些雄奇景象? 6、 在文中,作者写到了重温哪些古人旅游三峡的诗章? 7、 雨夜中,作者重温古人旅游三峡的诗章,生发出怎样的感受? 8、 第4段中,“譬如,我发现写‘猿声’的诗可真多。而且这些猿声,竟千古不衰地表达了三峡中诗人们的旅怀。”语句中的两个“猿声”含义是否相同? 9、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的“发现”是什么? 10、概括写作思路。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 2、概括第二、三、四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㈠研读第二部分 1、请学生朗读。 2、文中第1-2段引古民谣《巴东三峡渔者歌》,反映了什么内容? 3、作者断定它的创作年代“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的原因是什么? 4、 第3-7段引大量文人的诗作,反映了什么内容? 5、 这些猿声说明了什么? 6、 第6段“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的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这句中的“悲哀在旅人的心头”是不是病句,为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7、 第8段中,写陆游过三峡“竟用了二十天时间”与“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运用什么手法?它反映出什么? ㈡研读第三部分 1、请学生朗读。 2、概括写作思路。 3、作者引述母猿哀子的故事想说明什么问题?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 ㈢研读第四部分 1、请学生朗读。 2、“猿灵悠悠”包含着怎样的意思?“悠悠”的意思又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写到对猿声的疑问以及对猿、猴之别的探讨,目的是什么? 4、为什么猿不同于猴? 5、第5段中,作者写到对猿声的探讨,目的是什么? 6、文中说“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