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做个唐朝少年郎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基本材料,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 2、明确作者笔下“唐朝少年郎”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基本材料,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 2、明确作者笔下“唐朝少年郎”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展示唐朝相关图片。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潘向黎,女,1966年生于福建泉州,1988年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1991年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生毕业,1992年赴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曾任《上海文学》编辑,现任《文汇报》编辑。著有小说集《无梦相随》、《轻触微温》、《十年杯》、《我爱小丸子》,散文集《红尘白羽》、《独立花吹雪》、《纯真年代》等。作品曾获上海文学优秀作品奖等,2002~2005年连续四年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曾获上海文化新人称号、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等荣誉。小说《白水青菜》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初读感悟 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青年,一位新生代的女作家,却希望做一个“唐朝少年郎”,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感受作者那洒脱不羁的情怀。 3、字词梳理 4、文章思路 一(1—3段):想做“唐朝少年郎” 二(4—10段):为什么想做“唐朝少年郎” 三(11段):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唐朝少年郎” 三、品读文本 1、探究分析 (1)第3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巧妙点题,承上启下;内容上:表达了作者满腔豪情的愿望和情感。 (2)作者想做一个“唐朝少年郎”的原因有哪些?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然后概括回答。 因为唐朝是一个“胸襟开张、元气淋漓、高歌狂饮、八面来风”的盛世,是一个雄浑开阔,激励人们建功立业的时代,是一个可以孕育奔放昂扬、英气勃勃的少年郎的时代。 (3)找出课文第4 ~ 10自然段表现“唐朝少年郎”形象的语句,说说作者心中的“唐朝少年郎”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多么飞扬跋扈,多么潇洒不羁!”“才出得了这样英气勃勃的少年郎”“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轻财重义,一诺千金。”“握剑的人,心要纯正专一”“一尘不染,削铁如泥。一旦外敌入侵,边关告急,我就会精神一振,飞身上马,纵马绝尘而去。”“痛快”“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作者心中的“唐朝少年郎〞是一个奔放昂扬的、有男儿意气的少年郎。这种男儿意气包括:豪放不羁的气质、重义疏财的性格、纯正专一的品质、舍身报国的情怀、英勇杀敌的豪气和无忧无虑的胸襟。 (4)生活在21世纪的女作家,却想做一个“唐朝少年郎”,你认为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作者想借唐朝这个“雄浑开阔”的时代来展现自己所仰慕的那种像唐朝男儿一样“奔放昂扬”的人生愿望。 2、品读 (1)第2段“虽然那个时代的风尚相对开放,但是女人美的极致是收敛含蓄的,一旦张扬总要破坏那种轻柔细腻的阴性美”几句话是在评说女人美丽的标准,与全文的中心不一致,应该删去,删去后上下文也很连贯。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这句话是在解释作者想在唐朝做一个少年郎的原因。作者不愿做女人,是因为在作者看来,女人美丽的标准是收敛含蓄、轻柔细腻,而只有做个奔放昂扬的少年郎,才与唐朝的雄浑开阔相称。删去这几句话,就不能说清楚自己想做个“唐朝少年郎”的原因。 (2)第4段“多么飞扬跋扈,多么潇洒不羁!”一句中“飞扬跋扈”一般指骄横放肆,多用作贬义词,这里用来形容翩翩少年郎,合适吗? 这里是贬词褒用,指行动举止潇洒自如、不受约束,表现了少年游侠英气勃勃、意气豪放、潇洒不羁的特点。 (3)第5段“我要练就一身好武艺。我要四处游历名山大川。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轻财重义,一诺千金。我来去如风,形迹萍踪。”改为“我要练就一身好武艺,四处去游历名山大川,如果路见不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