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67944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959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联考,答案,版含,Word,试题
    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题 化学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 -35.5 K-39 Fe-56 Cu-64 第I卷(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研制过程经历的正确顺序为 ①提取有效成分 ②广泛应用 ③测定结构 ④确定组成 ⑤获得晶体 ⑥合成与修饰 ⑦研究的缘起 A. ⑦①③④⑥⑤② B. ⑦④③①⑥⑤② C. ⑦①⑤④③⑥② D. ⑦①⑤③④⑥②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 B. 在酸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碳酸氢钠作膨松剂效果更好 C.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D. 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分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称量 B. 过滤 C. 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D. 转移溶液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原子数目小于NA B.常温常压下,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A D.测得NA个H2的体积为22.4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5.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32-、Na+、NO3-离子。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 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NO3- B.HCO3-、NO3- C.Na+、NO3- D.CO32-、NO3-、Na+ 6.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烧碱、液氯、Fe(OH)3胶体 B.生铁、纯碱、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苏打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OH-+HCl===H2O+Cl- B.Ca(OH)2+Cu2+===Ca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8. 某化学试剂厂不慎发生了氯气泄漏事故,下列关于安全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 B. 处在该厂附近家中的群众,应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低洼处撤离 C. 处在该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撤离时可以用NaHCO3溶液浸湿毛巾捂住口鼻 D. 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把泄漏的氯气钢瓶投入一盛有石灰水的水池中 9. 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出现红色、无色、浅黄绿色等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 B. 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②溶液不再呈酸性 C. 过程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溶液中有Cl2 D. 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加入Na2O2粉末,最终颜色会褪去 10.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 B. NaCl、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二者均属于电解质 C. CaCl2 、KCl在水中均易电离,且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D. Na2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雾 B.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产物溶于水产生无色气体 C.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产物溶于少量的水水得浅绿色溶液 D.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少量的水得蓝绿色溶液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