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蛙泳蹬腿技术》教学设计 学校: 任课教师: 一、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与“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基础能力与需求,结合蛙泳腿部蹬腿动作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情景,给学生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情感;设置多种形式的练习手段和辅助措施,强调同伴间的合作与竞争。同时,通过教师的激励和启发以及同伴间的鼓励和评价,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蛙泳腿部技术是整个蛙泳技术的基础,是在水中游进时的主要动力,因此,练好蛙泳腿部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动作的顺序基本能够熟练记忆,但是对于动作的技术很难持久固定。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大多首次接触游泳,对水有一定的恐惧,若直接在水中练习蛙泳腿部蹬腿动作,恐怕动作更难以定型。所以,本节课安排陆地上的蛙泳蹬腿动作的练习,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容易树立信心。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蛙泳蹬腿在蛙泳前进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蛙泳蹬腿的动作概念,正确地做出蛙泳蹬腿“收、翻、蹬、夹”的腿部动作。 3.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评价,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收、翻、蹬、夹”的动作顺序 难点:收腿时翻脚腕,蹬腿时勾脚尖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示范,分组合作,分解练习,游戏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中相互渗透,提高教学的效果。 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创设情景———小蝌蚪学本领”,导入本节课的课题。热身活动在小蝌蚪变青蛙的情境中进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充分活动身心。以游泳模仿操作为热身操,在音乐伴奏下,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同时培养学生对游泳知识的了解。 2.基本部分: 讲解示范→结合示意图,自主尝试练习→听哨分解练习,熟悉动作→分组合作练习,互练互评→拓展练习,增加难度(节奏)→素质练习,全面提升→游戏比赛,气氛升华。 3.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相互评价、给予鼓励、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七、教学场地及器材 体操垫、标志桶、标记贴、扩音设备、动作示意图 八、教学设计意图: 首先,本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学生始终在所创设的“小蝌蚪学本领”的情境中进行活动,把比较枯燥的技术动作学习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欢歌笑语中,不知不觉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中,一个一个解决,一个一个实践,即动脑又活动肢体,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得有成功感,同时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融入到体育课上。 其次,蛙泳腿部蹬腿动作,对于初学者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蹬腿的动作顺序比较容易掌握,但蹬腿的方法、节奏很难控制,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找到感觉。因此,需要将蛙泳蹬腿的技术动作进行细化处理,才能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节课运用示意图将口诀化的动作要点,粘贴在每张体操垫上,学生对照示意图自主学习,易懂、易学、易记忆。 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帮助学习的环节中,利用“笑脸”标记贴粘贴在同伴身体的不同部位,来给予同伴不同的评价。这样的同伴间相互评价的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同伴纠正错误动作,另一方面还能巩固所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总之,本节课希望通过情境的创设、尝试的学练以及同伴间互评互助,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去学、自主去学、富有个性的去学,让这节课绽放学生的光彩。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习阶段 水平二 班 级 三(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