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588157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11442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俄国,改革,课件,素材
    (课件网) 俄国的改革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俄国改革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堂导入 俄罗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能够让两个军事天才都惨败呢?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重大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概况; *认识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对俄国发展的作用。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一 评价任务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 18世纪初 彼得一世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改革。 自主学习 1.背景: 2.时间: 3.领导人: 5.性质: 4.目的: 温馨提示:(阅读并思考)3分钟快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 展的障碍。(局限性) 6.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 内容: 类别 措施 作用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文教上 社会 习俗 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 巩固了沙皇统治。 促进了经济发展, 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 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 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形成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公国建立 建立统一的俄国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进入帝国 俄国历史沿革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落后(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1.改革背景(原因) 材料研读 了解农奴 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农奴的经济制度。 基本特征: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依附于农奴主,受剥削压迫。 农奴的贫苦生活 地主毒打农奴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1.改革背景(原因) 2.目的 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生活方式 A、创建征兵制新式常备军 B、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和生活方式 A、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B、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