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13975

2022届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25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届,答案,专题,运用,语言文字,汇编
  • cover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赋予了一些人类本能,直觉就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本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长期在野外过着_____的生活。为了应对危险,人类的大脑便逐渐发展出一条能够快速处理环境刺激的路径,一旦发生危险,不必经过思考,就能立即做出最适合生存的判断,科学家称之为“适应性潜意识”。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_____或是和野生动物争夺地盘,但这种演化机制仍旧被保留下来了。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呢?人们常常_____,这便是从直觉去判断一个人。一个陌生人,你只需要扫上一眼,心里大概就开始对他评判了。“我第一眼看见他时就不喜欢他!”很多人都说过这样的话。( ),所以人们对很多事情在四分之一秒内就能做出好坏评价。正如前面所说,这种能力遗传自我们的祖先,当他们在_____的原始森林里遇到陌生人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是敌是友的判断,以此增加存活的概率。可是,你是凭借什么对一个人做出快速判断的呢?通常是依靠本能和经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危如累卵 风餐露宿 以貌取人 危机四伏 B. 危如累卵 风尘仆仆 以貌取人 无地可容 C. 一触即溃 风尘仆仆 以毛相马 危机四伏 D. 一触即溃 风餐露宿 以毛相马 无地可容 18.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因为我们具备“片刻解读”的能力,这并不奇怪 B. 并不奇怪的是我们具备“片刻解读”的能力 C. 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具备“片刻解读”的能力 D. 我们具备“片刻解读”的能力是并不奇怪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赋予了一些人类本能,直觉就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本能。 B. 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赋予了人类一些本能,直觉就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本能。 C. 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赋予了人类一些本能,直觉就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本能。 D. 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赋予了人类一些本能,直觉就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本能。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_____,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 正因为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_____。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_____,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 )。 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_____。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