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15991

小学语文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9 《清明》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52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语文,统编,三年级,下册,清明
  • cover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课 清 明 (共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魂”“酒”“牧”3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清明》。 3.通过结合注释、联系生活、分角色表演、有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诗句大意,了解清明这一传统节日的习俗,体会悲凉伤感的节日氛围。 二、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清明的习俗;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初知“清明” 1.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传承至今,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文化。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课件出示《元日》插图),谁能有滋有味地再来背背这首诗?(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2.引出诗题,了解清明。 (1)揭示诗题。自2008年起,我国法定节假日中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可见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人的清明是怎么过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有关清明的古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初知“清明”。课前我们已经了解过清明的习俗,谁来说说对“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引导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清明习俗: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 教师补充:清明节在唐朝时被编入礼法,朝廷还专门为官员放假,以便归乡扫墓。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 杜牧的《清明》,写了怎样的节日情景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自读反馈,读通读顺。 (1)读准字音。指名读,集体正音:行(xíng)人 欲断魂(hún) (2)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可以用“二二三”的节奏来读。(课件出示停顿线。指名试读,男女生分组练读,全班齐读) 3.再读诗文,整体感知。 (1)再读圈画。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读一读诗文,圈一圈相关字词。 (2)组织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板书:雨纷纷 欲断魂 问酒家) (三)细读“清明”,感受氛围 1.谈话过渡,引出任务。 读懂诗句,是感受古诗描绘的节日气氛的基础。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读懂诗句的好方法?(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接下来,我们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来读懂这首诗的意思。(课件出示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独学: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互学:同桌交流学习所得,相互解答疑难。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板块一:析纷纷雨,感行人愁 (1)理解大意。指名同桌交流一二两句诗的意思。(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 (2)感行人愁。诗中的“行人”指的是什么人?(要去给逝去的亲人扫墓的人)此时此刻,行人有着怎样的心情?(伤感、难过……)诗中哪几个字概括了这样的心情?(欲断魂)你能读出诗人内心的哀思吗?(教师点拨:放慢“欲断魂”三字的节奏,更能表达哀思) (3)析纷纷雨。“纷纷”写出了清明时节的雨有怎样的特点?(此时的雨,细细的、密密的,在空中飘飘洒洒)看,春雨迷蒙,像烟雾般笼罩着大地(课件出示图片)。 雨,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的宠儿。经过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雨”便具有了饱满的生命力。下面两个诗句中的雨,带给你的感受和清明时节的雨一样吗?(课件出示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