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68152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七课 (集体舞)跳竹竿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77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七,集体舞
  • cover
《跳竹竿》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以体验海南民歌、学跳竹竿舞为设计主线,设计“欢快的竹竿舞、美丽的海南、幸福的黎族人、”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逐步深入黎族文化,喜爱黎族文化,乐于参与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为更好地掌握跳竹竿的动作要领,采取先分工、再合作的教学步骤。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先从“打竹竿”入手,再练习“跳竹竿”,最后合作集体表演。让学生在聆听、演唱、集体舞等音乐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材分析】 《跳竹竿》是根据彝族民歌《跳柴歌》改编而成的一首海南民歌,适合于学生进行“跳竹竿”的集体舞活动。歌曲为四二拍子,旋律简短清晰,歌词“五指山、万泉河、小阿哥、小阿妹”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语言特点。教材为每个乐句末配上“X X”拍手律动,使歌曲富有欢乐、热闹的气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音准、音乐节奏、律动和音乐表现方面有了初步的概念,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教差,特别是在集体舞表演时,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其中学生的素养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唱《跳竹竿》,能自信、自然地歌唱,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如何树立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节奏的韵律感。 2.集体舞教学。 【教学难点】 竹竿舞基本舞步与“竹竿动律”的配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竹竿 【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用欢快地舞步,渡过这美好的时光吧!请跟我一起跳一跳 二、律动 1.教师示范律动动作。 --刚才我们一起都跳了哪些舞步?(出示节奏) --请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律动吗? 2.在音乐《跳竹竿》伴奏中有节奏的进行动作表现。 节奏如下: 2 4 X X X X XX XX X X 开 合 开 合 跳跳 跳跳 (拍手 拍手) 3.相互讨论一下,用我们学过的舞步,跑动起来吗? 4.带来竹竿,平行放到地上,让学生自己创编,怎样运用刚才律动中学到的动作,从竹竿上跳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玩”,在玩中学,在玩中一步一步地走近音乐、了解音乐。在律动中熟悉旋律,为学习歌曲的节奏及舞蹈动作打下基础,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歌曲的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奏能力。 三、学唱歌曲《跳竹竿》 给我们学跳的舞蹈,起个名字?(引出课题)--出示板书 1.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是黎族人,他们有自己的舞蹈和歌曲,最有名的舞蹈就是“竹竿舞”了,这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四季如春,有风光奇特的五指山,还有山林交相辉映、漫江碧透的万泉河。(出示图片) 2.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竹竿舞的歌曲,海南民歌《跳竹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①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这首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具有节奏感的旋律,熟悉歌曲旋律。 ②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这次听听歌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学唱歌曲 ①按节奏读歌词。 ②再次听歌曲,歌曲中哪些乐句的旋律是相同的?你能画出啊来吗? 生随琴声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教师纠正错误并提醒学生不要喊唱。 四、幸福的黎族人 大家觉得怎样唱才能把小阿妹、小阿哥开心得感觉唱出来呢? 教师逐步引导:有强弱、力度变化(注意唱歌时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欢快的竹竿舞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唱的是黎族人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跳竹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