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案 课题: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授课教师: 年级:三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准确表现弱起、三连音、附点等节奏,以及渐强、重音等音乐记号。 2.能用正确的仪态、庄严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了解歌曲的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背后的故事,进一步体会国歌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正确的仪态、庄严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准确表现弱起、三连音、附点等节奏,以及渐强、重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师生回顾各种升国旗的场景。 2.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跟唱国歌。 要求:肃立,举止庄重,行注目礼,跟唱国歌。 二、了解国歌创作背景 1.认识曲作者聂耳与词作者田汉。 聂耳;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 第一课 国歌的故事 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 田汉:湖南长沙人,原名田寿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五四”以来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广泛传唱于抗日战争时期。歌词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了祖国的尊严和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御敌的豪迈气概。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音乐家故事:聂耳与国歌,并请同学简述聂耳创作国歌的故事。 3.观看电影《风云儿女》主题音乐片段,导入歌曲学习。 三、学唱国歌 1.聆听国歌,感受歌曲风格特点。 2.认知进行曲。 进行曲是音乐体裁形式的一种,一般采用一拍子或一拍子,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3.听赏前奏,学唱歌曲的第一、二乐句。 演唱提示: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前奏,能准确起唱。讲解弱起小节,重点注意这两句中“起”“不”“把”几个字的演唱;关注旋律中的一拍附点节卷。引导学生感受它在旋律中的表现作用,唱准、唱好。 4.学唱歌曲的第三、四乐句。 演唱提示:认识重音记号,引导学生表现好标有重音记号的音,声音要饱满、坚定有力,不能喊唱;注意旋律中的八分休止和四分休止,要唱得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同时也要表现出一拍附点节奏的推动感。 5.学唱歌曲的第五个乐句。 演唱提示:这一句包含三个“起来”,旋律音一次比一次高,旋律上方也标记了渐强的力度记号。演唱时可以借助动作,引导学生进行表现。如,第一个“起来”由两个小组起立演唱,第二个“起来”再加入两个小组起立演唱,第三个“起来”,全体同学起立演唱。 6.学唱歌曲的第六个乐句、尾声。 演唱提示:这两句旋律中需要关注三连音的演唱,可以先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把握三连音的特点,如模仿连续开枪射击“哒哒哒”,再将节奏代入歌曲旋律中演唱。最后的三个“前进”标有重音记号,但演唱的音量不宜太大,防止越唱越快,要唱稳,且要表现出内心的坚定感,可以加入动作来辅助表现。 7.完整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全部奋斗,是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劲旋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所以,同学们,请热爱、尊重国歌,学唱、传唱国歌,规范国歌奏唱礼仪,将爱国精神凝聚于心,代代相承。 教学反思: 学校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案 课题:第一课 《卖报歌》 授课教师: 年级:三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