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68224

11《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749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根据自己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迁移阅读,解决疑惑。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自己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迁移阅读,解决疑惑。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自己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迁移阅读,解决疑惑。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回顾:上节课,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们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 提示: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一题和旁批提示,谈谈自己的启发。 2.汇报交流,相机引导。 预设:先带着疑问浏览课文,进行材料的筛选,然后运用旁批提示和学过的方法,仔细阅读相关内容;接着找出关键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最后综合信息作解答,完成阅读目的。(板书:根据疑问选择材料阅读内容选用方法完成阅读目的)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思考题和旁批总结阅读方法,实现从学习文本到掌握阅读策略的提升。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运用所学阅读方法,结合文章,解决课后第二题中的两个问题。 2.探究方法 (1)默读课后思考题第二题,任选一个问题。 (2)浏览课文,找到和疑问相关的内容。 (3)细读相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解决疑问。 (4)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汇报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①浏览全文,聚焦第4-8自然段。 ②默读第4-8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提取关键信息,说说科学家的判断过程。 预设:科学家先按照四个条件排除六大行星;再根据理论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接着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然后根据因素推论和着陆取样分析,得出火星也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的判断是一步步进行排除的,有先后顺序和步骤。 ③回顾阅读过程,说说:为了完成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 预设:先筛选材料(第4-8自然段),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相关关键词句,最后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总结科学家的判断方法和特点。 (2)汇报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①浏览全文,聚焦第5-8自然段。(和火星有关的段落) ②默读第5-8自然段,小组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③自由读第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交流讨论火星是否具备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 预设: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目前是不可能的,第7自然段一共列出五个理由:(1)火星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不适合人类生存;(2)火星大气层非常稀薄,而且氧气含量极少;(3)火星表面温度很低;(4)火星没有磁场;(5)火星没有臭氧层。 ④自由读第8自然段,摘录对火星考察的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表面取样中未发现微生物) ⑤综合信息,得出结论: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设计意图:让学生研读重点自然段,运用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三、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个策略解决了两个问题,明白了尽管是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也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来阅读。 四、拓展延伸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宇宙中,除地球外,目前,其他星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接下来,我们通过阅读节选的一段文字,了解生命的起源。 未知生命起源(节选)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