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9043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主题阅读——成长故事【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33606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主题阅读———成长故事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 40分钟 一、将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 (2)诗中描写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 (3)“_____,_____”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二、读短文,完成练习。 志 向 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当时八国联军的一部分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府的种子。随着他渐渐长大,当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在他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里萌发。 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 凝神)。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 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法政学校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得到(增加 增长)。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快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寻求 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自己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只希望将来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萌发”在文中指_____。 (2)“一尘不染”一般指_____,在文中指_____。 3.画线句子是对李大钊的_____和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的思想感情。(3分) 4.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件事,请你读一读,填一填,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①很小的时候,李大钊的心田里就萌发了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 ②读小学时,李大钊对老师说,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清政府。 ③_____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 5.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3分) _____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①白云间,一片孤城②万仞③山。 羌笛④何须⑤怨杨柳,春风不度⑥玉门关⑦。 【注释】①黄河远上: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指远望黄河的源头。②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城堡。③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④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⑤何须:何必。⑥不度:吹不到。 ⑦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译文】远远看去,黄河远上天际,一座孤城耸立在万仞高山脚下。何必用羌笛吹奏着哀怨的《折杨柳》?春风从来就吹不到玉门关一带。 1.【提取信息】读译文,完成练习。 (1)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 )(多选) A.自下而上 B.由近及远 C.先中间再两边 (2)从诗的前两句中可知道作者所观察到的有( )(多选) A.黄河 B.白云 C.水流声 D.孤城 E.万仞山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