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92703

陕西省商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516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陕西省,商洛市,2022届,高三上,三上,学期
  • cover
商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字社会中,“算法”作为一种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以算法推荐、算法分析、算法决策等方式无缝接入社会生活、深度参与资源配置、拓展调整社会格局,已成为数字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算法推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新范式。“算法”是互联网信息分发的重要工具,精准对位的信息推荐,改变了以往粗放型的信息分发模式,适配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用户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客户黏性提高了社会信息的流动效率。但是,将“算法”作为信息推荐的模式会过滤掉多元信息,用户将被困于信息茧房中。 “算法分析”改变民众认知与生活逻辑。商家可以根据以往市场销售、用户分布、用户兴趣点等对未来销售作出预判,进而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市场推广,在未来,用户对于商家来说是可被认知的。算法系统强大而高效,它通过不断纳入和完善影响因素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用户慢慢接受并开始享受这种“定制化”生活方式,同时却产生了“大数据杀熟”“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等算法偏见问题。 “算法决策”支撑政府社会治理的向度。算法与大数据被赋予提高治理的透明性、公平性、有效性等使命,算法决策能辅助政府提升治理的精度与效率。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运用算法高效率排查四类人员,用看得见的数据迅速控制疫情。然而,在政府依托算法进行治理的同时,算法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同时,算法鸿沟也会拉大社会距离。 我们正处在一个“算法无处不在的社会”,算法在给我们带来各种福利的同时,相伴而生了信息茧房、算法偏见、算法鸿沟等一系列问题,这是技术风险,同时也是治理风险,需要全社会多元力量共同参与进行治理探索。主流价值导向“引导”算法。增强主流价值导向在算法推荐中的优先权,增强主流价值内容在信息分发中的比重,用内容的创新性、多样性对冲用户个性导致的单一性,为用户提供多元的信息环境。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可充分发挥自身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借助算法推荐的模式和机制,进行主流价值导向的精准化、个性化、趣味化传播。 法制规范化解算法风险。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互联网信息安全和信息服务法律规范体系,《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互联网内容生产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进行科学有效地针对性监管,但相较于算法技术的快速发展,算法的法律规制和制度规范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其中关键是要明确法律规制的客体和本体。其一,明确将算法使用者、运营者作为规制的客体。算法本身是一种自动学习、自动决策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算法享有“技术中立”的地位,算法的使用者、运营者赋予算法一定的使命从而使其产生效用,因此法律规制的前提是要将算法使用者、运营者置于规制的客体位置,法律规则的设置要围绕着算法的使用者、运营者展开。其二,明确将算法技术性权力的运用作为规制的本体。数据是算法的“根”和“源”,算法是通过对数据的利用而形成的规则和权力。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个人数据权利的主张,厘清数据的权利边界,制止算法技术性权力的无序扩张,这是法律法规体系分层、细化的关注点。 技术和伦理消解算法权力。技术带来的风险还需要技术的进步来解决。算法黑箱造成的过滤气泡和信息茧房,需要通过提升算法的透明度来解决。提升透明度并不是要公开整套算法的模型和过程,甚至侵犯其商业隐私和知识产权。重点是要对算法进行解释,提高算法的可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