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26741

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歌曲《DO-RE-MI》》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45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格式,教学设计,歌曲《DO-RE-MI,单元,上册
  • cover
《DO RE MI》教学设计 课题:DO RE MI 科目:音乐 学生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1、《DO-RE-MI》是电影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歌词用与唱名同音的单词来启发学生记忆音符,使枯燥的音乐知识学习充满了趣味,歌曲旋律热情、向上,深受人们的的喜爱。2、歌曲为C大调,2/4调子,旋律主要以“×· ×|×· × |× ×|× —|”和“×·×|×× ××|× —|”两个节奏型进行上行“模进”而创作,因而令人产生奋进向上的动力。3、在教材的第三单元选用此曲,也是借用修女玛利亚教孩子学音乐的方法,让学生随同歌曲的学习复习和巩固学过的C大调音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带来愉快的体验,扩大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2.通过创编律动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通过学习歌曲《DO -RE -MI》,提高学生对自然音阶的听,唱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歌唱和欣赏歌曲、音乐创编活动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及创编能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配合手号唱准C大调音阶,学唱歌曲《DO –RE- MI》难点:学生能分组较好地用二声部合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1、玩听音游戏。把学生分为8组,代表8个不同的音,老师唱到哪个音,相应的学生站起来。2、展示音阶图示,复习C大调音阶,示范边打手号边唱音阶。3、七声歌学习:把七个音组成一首简短的歌曲。二、新课学习1、 观看电影《音乐之声》视频片短,电影故事简介。2、聆听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有多少个声部?3、按节奏朗读第一声部歌词,感受附点音符节奏的特点(边读歌词边看七音图,帮助学生记歌词)4、跟琴学唱歌曲第一声部。5、让学生找出难点乐句。老师弹奏较难掌握的乐句,并让学生模唱。6、随琴演唱第二声部。7、合作唱。老师和几位学生配合演示演唱二声部。老师唱歌曲的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学生体会二声部的演唱方式,然后进行模仿。8、播放音乐伴奏,分组合作演唱歌曲。三、律动创编1、引导学生创编简单动作进行律动。2、请两位学生出来带领全班进行表演。3、播放舞蹈视频 一、导入1、学生听音,听到老师唱自己代表的音就站起来。2、学生先跟着老师的示范,唱音阶。再跟琴打着手号唱音阶。3、学生准确的唱出歌曲,并做出手号动作。二、新课学习1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歌曲出处,感受歌曲气氛。2、学生回答问题3、学习附点音符节奏。4、学唱第一声部5、找出难点乐句并模唱。6、学生仔细聆听,学唱第二声部。7、跟老师配合演唱,再过渡到学生分两组演唱。8、学生跟伴奏,分声部演唱歌曲三、律动创编1、学生尝试动作创编。2、学生跟唱歌曲,进行律动表演。3、观看舞蹈视频 一、导入1、训练学生听音能力。为唱好C大调音阶做好准备。2、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音阶的音高。3、增加课堂的趣味,活跃课堂气氛,为学习二声部做铺垫。二、新课学习1、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2、引出二声部合唱。 3、唱好附点音符,掌握基本的节奏型4、唱好第一声部5、学生通过聆听、模唱等方式掌握较难掌握的乐句。6、唱好第二声部为合唱做准备。7、让学生知道一声部是主旋律,注意合唱声音的控制,学会二声部合唱的演唱。师生合作互动更好地掌握歌曲。8、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三、律动创编通过创编律动表演更形象地和歌词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唱好歌曲。2、通过观看视频,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歌曲为C大调,2/4调子。2、旋律主要节奏型×· ×|×· × |× ×|× —|×·×|×× ××|× —| 七、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