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36117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听赏)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73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艺,三年级,音乐,上册,3课,(听赏)苗岭的早晨
  • cover
《苗岭的早晨》教案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卷网-三年级上册第三课《苗岭的早晨》 课型:音乐欣赏课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口笛独奏曲,乐曲的主题取材于苗族的“飞歌”,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快幸福的生活情景。全曲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散板。悠扬起伏、自由舒展的旋律,充分保留了“飞歌”的特点,顿时把人们带到了苗族聚居的青山翠谷之中。接着,口笛采用颤音和花舌音的演奏方法,模拟百鸟清脆婉转的啼鸣,生动地描绘出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象。 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但速度加快,节奏紧凑,情绪欢悦而热烈,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这段乐曲描写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劳动场面,抒发了苗家儿女热爱生活的情怀。乐曲中再次插入模拟的鸟叫声,使情绪更加欢快、活泼,好像鸟儿也在赞美他们的辛勤劳动,同时也进一步突出“早晨”的特色,加深了音乐的形象刻画。 第三部分是一个简短的尾声,是第一部分音乐主题的变化和再现,再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聆听习惯,但如果要他们从音乐要素方面来感知、体会、分析音乐仍然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个年段的学生音乐模仿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所以从兴趣入手,通过丰富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展示出多民族的元素,再加入适当的律动、游戏等环节去帮助他们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以及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以及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并通过猜一猜、跳一跳、敲一敲、连一连等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绪和特点。 3、通过对比欣赏口笛和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感受不同的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表现力。 设计意图: 1、通过设计“猜一猜”、“唱一唱”、“想一想”、“说一说”、“跳一跳”、“敲一敲”、“连一连”等环节,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完全融入到了学习民族音乐的轻松愉快氛围中。 2、通过分段欣赏乐曲,让学生能够更细致的分析、理解乐曲的所表达的意境和情绪。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乐曲的意境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苗乡侗寨请你来》 二、导入 1、猜一猜———听歌看图猜民族 课件出示藏族、傣族、蒙古族、白族、维吾尔族、彝族的音乐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都是哪些民族 2、唱一唱———让孩子们唱一唱自己熟知的民族歌曲。 3、引入课题———由苗族歌曲《美丽的苗乡》引入课题 4、说一说———介绍苗族,通过课件展示苗族的风土人情、服饰等。 三、欣赏第一乐段 1、初听第一遍,设问: ①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了苗家山寨一天中的哪一个时段的美景?(早晨) ②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鸟叫、晨雾、流水、竹林、村庄······) ③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口笛) 2、介绍口笛的相关知识 通过课件图文并茂的进行展示 3、复听第一乐段,重点感知此段音乐的节奏和情绪特点。(自由、舒展) 4、欣赏《苗岭飞歌》 5、介绍“飞歌”这一音乐体裁,《苗岭的早晨》就是一首具有“飞歌”特点的乐曲。 四、欣赏第二乐段 1、初听第一遍,设问: ①你觉得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表达的情感相同吗?(不同) ②第二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欢快、热烈,富有动感) 2、跳一跳 ①大家想跳一段快乐的苗族舞蹈吗? ②教师示范动作,学生学习。 ③复听一遍,师生共舞。 4、敲一敲 用“冬大 冬大 ︱冬大 大大”节奏型为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