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3901

【接力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小星星》教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82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接力,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小星星》教学设计 课题 唱游、表演《小星星》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小星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法国民歌,经英国人史蒂文森填词、陈鹤琴先生译配后,成为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经典曲目。歌曲采用2/4拍、E大调,为一段体结构,包含三个乐句:第一乐句(8小节)以五度大跳接上行级进开篇,再以下行级进收尾,旋律欢快活泼;第二乐句(8小节)前4小节为下行级进,后4小节完全重复,与第一乐句形成鲜明对比;第三乐句由第一乐句扩充而成。本课核心亮点是采用轮唱形式编排,二声部比一声部晚2小节进入,一声部结尾通过扩充重复2小节圆满收尾,旋律如星星闪烁般此起彼伏,生动刻画了儿童天真可爱、充满幻想的音乐形象。本课以“唱游+表演”为载体,结合节奏感知、歌曲学唱与轮唱实践,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歌曲的童真与和声之美。 学习 目标 1. 理解轮唱的基本概念,准确参与二声部轮唱,做到不抢拍、不跑调,并用肢体动作和简单道具表现星星闪烁的意境。 2. 在“节奏感知—单声演唱—轮唱实践”的递进活动中,通过听辨、模仿、合作、表演等方式,提升节奏把控力、旋律表现力和多声部配合能力。 3. 感受《小星星》欢快活泼的氛围和轮唱的和声美感,激发对合唱音乐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乐于合作的品质,体验音乐表演带来的快乐。 重点 熟练学唱《小星星》单声部旋律,精准把握2/4拍“强弱”的节奏律动,感受歌曲的童真童趣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 难点 理解轮唱的“先后进入”规则,在二声部轮唱中保持自身声部的独立性与稳定性,实现两个声部的和谐配合。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星星的节奏 活动一:听辨节奏·模仿星星闪烁 教师创设情境:“夜晚的星空真美,小星星们在眨眼睛呢!我们来听听它们‘闪烁的节奏’是什么样的?”播放《小星星》伴奏 学生听辨并回答核心节奏“×× ×× | × × |。 教师带领学生用拍手模仿节奏,再用肢体动作表现:拍“×× ××”时,双手快速捻指(模仿星星快速闪烁);拍“× ×”时,双手握拳轻捶桌面(模仿星星有力眨眼),结合2/4拍“强弱”规律,强拍时动作幅度加大、力度增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动作练习 活动二:节奏游戏·巩固节拍律动 设计“星星排队”游戏: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 学生手持星星卡片,按“强弱”节奏依次举起、放下卡片,模拟星星交替闪烁的场景。 开展“节奏传递”:教师用钢琴弹奏不同节奏的“星星旋律” 学生听辨后用“跺脚+拍手”组合回应(强拍跺脚、弱拍拍手) 设计意图:以“星空探险”为情景切入点,通过听辨、模仿、游戏等趣味形式,将抽象的节奏和节拍转化为直观的肢体动作,贴合二年级学生具象思维特点,在轻松互动中奠定歌曲学习的节奏基础,激发参与兴趣。 任务二:完美演绎歌曲 活动一:学唱单声部·突破旋律难点 教师用钢琴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开头的旋律像不像小星星突然跳进我们的视线?”重点提示五度大跳音程(如“1—5”)的演唱技巧,用“手比音高阶梯”的方式(低处到高处快速抬手)帮助学生把握音准和跳跃感。 学生观察曲谱,并用手辅助进行音准练习。 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学生先以“lu”哼唱旋律,重点练习乐句衔接和五度大跳;再加入歌词演唱 教师强调“一闪一闪亮晶晶”等歌词的轻快咬字 学生配合2/4拍节奏点头打拍,感受歌曲的欢快、紧凑情绪。 活动二:旋律小游戏·深化演唱表现 开展“星星变变变”游戏:教师用手势提示音量强弱(强拍手势上扬、弱拍手势下压),模拟星星忽亮忽暗的效果,同时强化节拍感知。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演唱 2. 分组竞赛演唱: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演唱歌曲,比拼节奏准确性、旋律表现力和节拍律动,教师用星星贴纸作为奖励,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