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36937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3(4份打包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377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份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爱这片苇荡。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水天一色,被绿意密织的苇荡就似这蓝天下铺陈的苇毯,荡舟其间,让人不识“醉”美四月天;暑气初上,洪水漫过,唯有这蒹葭挺立,在狂风暴雨中傲然独舞,笑看多少风吹浪打;秋风萧瑟,白露为霜,金黄澄亮。苇浪翻滚,苇絮飘飞,收获中的苇荡正是恋人定情好时节;冬日暖阳,侯鸟南飞,万物肃杀,独有这苇杆百折不摧,让百鸟齐飞。我爱这雪裹苇原,皑皑苍苍,静依湖边,独钓寒江雪。这苇、这雪、这鸟被自然工笔绘成让人难以忘怀的绝美画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传承的是文化,寄定的是情思;“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搅动的不只是一湖离怨,更载满了湖洲人历尽流年的千古吟唱!在苇中依偎,有伤痛,有离愁,有远方,有诗歌,却不曾有过彷徨和悔意!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二个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B.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C.他们(指友邦人士)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D.我们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这条古人的教训。 19.修辞是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请据此对文本第一段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萧瑟秋风起,正是白露为霜时,颜色金黄澄亮,又见苇浪翻滚,苇絮飘飞,收获中的苇荡正是恋人定情好时节。”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1.下面的文段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通过学习申纪兰精神,使我感触很深。②申纪兰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心扑在工作上。③她勤奋敬业,恪尽职守,勇于吃苦,甘于奉献,④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⑤树立了领导干部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⑥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以至全省人民学习的榜样。学习申纪兰精神,⑦就是要学习她心系群众、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 22.疫情当前,今冬疫苗成了紧俏货,政府推出一项惠民政策,给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下图是贴在接种中心人口处的流程图,你作为志愿者,接待了张大爷,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流程图向张大爷进行文字转述。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D解析:文中第二个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表示反语讽刺。D项,表示引用。故选D。 19.(4分)①比喻,把“被绿意密织的苇荡”比作“蓝天下铺陈的苇毯”,写出了苇荡的柔软和一-望无际的态势,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②拟人,蒹葭“独舞”“笑看”,将蒹葭人格化,赋予蒹葭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其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③对偶(排比),节奏和谐,气脉贯通,感情洋溢。(任答两种修辞结合文本分析其效果即可。其他修辞如果正确且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0.(4分)①前后照应,原文以四季开头,都是季节词在最前面,统一协调;改句秋风在后,破坏-致性。②原句是整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改句是散句,无此效果。③风格一致,原文具有文言色彩,上下文语体风格一致;改句更通俗。(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1.(4分)①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④缺少宾语,在“为人民服务”后加“的宗旨”或“的思想”。⑥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应为“全省以至全国”。⑦搭配不当,“心系群众”后加“的奉献意识”或“的公仆情———。(每处1分) 22.(5分)张大爷您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