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51282

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管弦乐曲《彼得与狼》交响童话》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6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花城,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单元
  • cover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西洋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通过听赏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从而喜欢交响童话,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用不同乐器的演绎的音乐主题和与其相应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并能用持久的兴趣来持续音乐学习。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另外对应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基本没接触过乐器,很多学生不能够对交响乐用持久的兴趣来持续音乐学习。 教学内容分析 该曲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对儿童和青少年了解管弦乐及乐器有很大的帮助。本节课从乐器入手,让学生从乐器音色上去听、看、辨以及在乐曲中进一步感受音乐,学生是很有兴趣的。伴随着《彼得与狼》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在美妙的音乐中去感受情绪,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形 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师:今天老师将带给大家一个童话故事叫《彼得与狼》,这和以往的故事不同,它是用音乐进行讲述的。在这个故事里有七个主人公,每个主人公他们有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下面赶快来来认识下这七位主人公吧。(二)听、辩 1、听辨主题。 教师分别播放各主人公主题音乐,让学生熟悉演奏各种主题的乐器音色及音乐特点。 2、分段欣赏并思考问题 根据课本提示,音乐分为三段来欣赏。 (1)第一段落共有5个音乐主题,用思考与体验的方法逐段欣赏,并让学生记住表现主题的乐器音色特点。 少先队员彼得的形象。 听音乐,让学生思考: 弦乐器是用什么风格描绘出彼得的音乐形象? (引导学生用踏步的形式感受进行曲风格,表现彼得的机智勇敢。) 彼得与小鸟玩耍。 听音乐,让学生思考: 长笛是怎样表现小鸟的音乐形象? 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有什么变化? (长笛以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吹奏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快速华丽的表现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的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让学生模仿吹奏长笛或用动作来表现小鸟的形象。 小鸭子与小鸟吵架。 听音乐,让学生思考: 双簧管是怎样表现鸭子蹒跚、嘎嘎叫的音乐形象? 鸭子悲惨的命运,是用上行音阶还是下行音阶来喻示的? (双簧管在中音区出吹的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优美动听的同时也具有悲歌性,音乐旋律下行的走向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吃掉的悲惨命运。) ④小猫抓小鸟。 听音乐,让学生思考: 单簧管是怎样表现猫捕捉猎物的机警神态? 教师引导虚伪随着音乐的顿音节奏表现猫的机警神态。 (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⑤老爷爷说:“这里有狼,很危险!” 大管是怎样表现老爷爷的音乐形象? 在运用节奏、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大管用浑厚、低沉的声音,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仿佛看到老爷爷龙钟的神态,听到他低沉的唠唠叨叨的话语。) (2)第二段落:共有两个音乐主题 狼真的来了! 听音乐,让学生思考: 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狼的嗥叫声?有几只圆号? 狼嗥叫的节奏是快还是慢? (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猎人来了,响起了枪声。 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表现枪声?打击乐器用怎样的节奏表现猎人的枪声? (定音鼓用急速密集的滚奏表现猎人的枪声)让学生模拟定音鼓和大鼓的演奏表现枪声。 第三段落:彼得走在胜利队伍的前面,猎人抬着大灰狼,队伍里有爷爷、鸟和猫。你看见小鸭子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