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58296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选择题专练01(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0247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选择
    壹柒工作室(T1-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专题-选择题)———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今,博物馆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和精神盛宴。众多游客喜欢走进博物馆亲近文物,浸润在中华文化中。藏在博物馆内的文物因被大众关注而变得活力四射,光彩熠熠。我市准备举办一次改革开放科技成就展,其中可以选入的是( ) A.两弹一星 B.神州载人航天系列 C.杂交水稻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改革开放科技成就展”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将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B正确;“两弹一星”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成功,在改革开放之前,A排除;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此时处于文革时期,C排除;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此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D排除。故选B。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发射成功,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全面建成。1970年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答案】B【详解】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中国成为了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B符合题意;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A排除;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C排除;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D排除;故选B。 2021年5月22日,我国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继离世,他们为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被人民所景仰和怀念。其中,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夏德昭 B.杨伯达 C.袁隆平 D.吴孟超 【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袁隆平,1973年研制成籼型杂交水稻,命名为南优2号,比一般水稻产量多20%,大大缓解了中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电灯 ⑤青蒿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南优2号”、青蒿素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史实,故D正确;万能蒸汽机、电灯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故排除ABC项。故选D。 齐齐哈尔一座孕育英雄的城市,在太空漫步的航天英雄就来自于我们齐齐哈尔。他是( ) A.杨利伟 B.王进喜 C.翟志刚 D.邓稼先 【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翟志刚是齐齐哈尔人,他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是在太空漫步的航天英雄,故C正确;杨利伟是辽宁葫芦岛人,他是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故A错误;王进喜是大庆石油的劳动模范,被誉为“铁人”,故B错误;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故D错误。综上故选C。 打破当时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为“两弹一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袁隆平 B.钱学森、邓稼先 C.邓稼先、屠呦呦 D.钱学森、屠呦呦 【答案】B【详解】“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有钱学森、邓稼先。“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