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30565

浙江省平阳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带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491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次月,答案,版带,word,试题
  • cover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50分) 1.(本题2分)下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轴突,丙是细胞体,戊是树突 B.该结构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2.(本题2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 D.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3.(本题2分)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只有传入神经元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B.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通常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 C.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 D.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本题2分)细胞的功能取决于其相应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轴突末端突出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接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可增大面积为酶提供更多附着位点,有利细胞代谢的迅速进行 C.核孔是细胞核、质之间物质进出的通道,也有利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D.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其容易在人体内转移 5.(本题2分)如图表示在神经纤维内Y和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图中①至④为可能记录到的膜电位变化图。下列各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位变化为图①,记录电极为Y B.电位变化为图②,记录电极为Z C.电位变化为图③,记录电极为Z D.电位变化为图④,记录电极为Y 6.(本题2分)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乙中X所示的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像 C.图乙中b处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处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7.(本题2分)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可以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路线为“内外刺激→A→C→D”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信息传递产生渴感,属于条件反射 C.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B”,引起骨骼肌战栗 8.(本题2分)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两个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70 mV的电位差是Na+内流所致 B.电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导 C.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突触a、b的传递过程出现一定的延迟,与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后膜有关 9.(本题2分)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10.(本题2分)如图为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B.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必须经过小脑或脑干才能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